:::

最新消息

發表日期:2019-08-05

不塑米食-客家豬籠粄DIY


◎公告單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不塑米食-客家豬籠粄DIY

◎公告內容
客家人的『粄』,其實就是閩南人說的『粿』,『打粄』是『做粿』的意思。原為華北住民的客家人,南遷後從麵食改以米食為主,於是用糯米皮做成餃子形狀的菜包祭祖,因其圓鼓鼓、胖嘟嘟的外形,與古早時用來裝豬、扛去市集販賣的竹編豬籠極為相似,便稱其為『豬籠粄』。
常見的豬籠粄有原味、地瓜及艾草等口味,由於艾草是常見生長於墓地附近的野草,加上艾草有避邪之意,清明節時最受歡迎的就是艾草口味豬籠粄,也稱之為『艾粄』,在早期,清明節打艾粄幾乎是客家庄家家戶戶必做的事。                      
   *文字引用出處自由時報廚房生活小知識


◎活動地點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2樓(西區三民西路61號2樓)

◎活動時間
108年8月21日(三) 14:00-16:00

◎活動對象
一般民眾。

◎活動費用	
請至活動網站查詢

◎報名資訊
電話:  (04)2375-5234  


◎相關網站連結
https://www.huf.org.tw/event/content/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