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347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2
1
2
1

紙盒與報紙的七十二變

發表日期:2017-05-12
發表人:市立景新國小

  • 提報分類表: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策劃/執行人:陳文蓮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5年12月19日
  • 參與人數:56

目標:

1.	認識回收盒子瓶罐再利用
2.	認識廢棄報紙再創作
3.	觀察辨識造型能力及創作能力
4.	色彩調和及搭配

進行方式:

一、	教學內容:
1.	運用各類大小、形狀、造型不同之回收物,定型黏貼厚紙板上
2.	擺出自己設定好的方向位置,以方便自己和觀者識別出為何物
3.	運用廢棄報紙轉摺、揉出長條狀做出手部造型
4.	定型好底部造型後,選出喜愛顏色色紙撕成小片,黏在造型盒上方
5.	運用其他裝飾物(例:亮片、剪紙、毛根…等)做整體造型特別妝點
二、	學生經驗:
學生能正確使用剪刀、膠水…等各種用品;
並能簡單的拼貼、剪紙,利用各種色紙表達心中美的概念。

三、	教學流程:
1.	教師發下每位學生各一塊紙板,每組一盤白膠,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紙盒(大小不限)在紙板上定位,並拿白膠黏住固定。
2.	教師發下每生兩張色紙,並告知學生每張色紙撕成一半,以便搭配色彩,才不會同一色系面積過大。
3.	每生一大張舊報紙,告知學生攤開,拿起來扭轉再對折,對折處做成手掌,沾白膠固定在紙盒旁邊當做手臂造型。
4.	教師發下每生三張色紙,各撕成一半黏在手臂上做出衣服顏色。
5.	運用多元複合媒材拼貼出五官頭髮及周邊配備
6.	整理清潔周邊環境

四、	教學評量方式:
     形成性評量30%
     實作評量70%

成果描述:

執行情形:
回收的餅乾糖果蛋糕麥片茶包紙盒、養樂多小飲料罐、瓶蓋…等容器,將其不同大小形狀回收物做橫向或直向組合,將報紙揉轉成長條狀或圓球,再將勞作基本材料(色紙…等)與其回收物本體做黏貼搭配,得到臉恐龍怪獸…等,賦予外型翻轉再造新視覺。
1.	能得到資源再利用觀念
2.	能運用不同角度看待自己或同學作品表現
3.	能學會揉捏報紙得到圓形長條形
4.	能運用其他勞作方式做整體搭配

實施心得:

藝術人文課程美勞部分的課程設計,皆是由學生生活經驗為出發點每位學生都可以做到80分以上的水準,只是差別在有沒有辦法專心,不和同學聊天玩樂在時間內完成一件作品;而在此次作品基礎概念為立體造型並融合環境教育裡資源再利用的概念之下,希望透過不同媒材的組合再造,讓學生了解生活周邊唾手可得的材料擁有無限發展性可能性,經由巧妙思考運用即可得到材料發想再造,賦予回收資源無限童趣美感和創造力。
  三年級學生大多數皆可具有穩定的心性,均能專心運用巧思,不和同學聊天交換心得過頭變成玩鬧之下在一定時間內組裝完畢(兩節課80分鐘),並經過自由選擇顏色造型,使每件作品具有獨一無二的個人風格特色,藝術作品其實就是個人心性的展現。

學習者心得:

一開始還無法馬上熟悉這些紙盒怎麼可以得到新造型呢,有些同學可能心中要先想好喜歡的造型再排出來頭部身體手腳,也有些同學直接在排列時變出武士怪獸…等喜愛造型,於是我們將基本頭部身體手腳定位好後,再用色紙覆蓋使造型換上新臉孔穿上新衣服戴上心頭飾拿著新器具,就得到一個一個獨一無二創新的娃娃角色了。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將此活動融入環境教育課程真的很棒!藉由與環境有關的議題切入,讓學生有共同的經驗與話題可以討論, 對於他們在環境教育態度上有正面的效果,若能再行前先進行體驗活動說明,讓學生認知要體驗的目標為何,並在活動後繕寫相關學習單(簡單即可),更能提升環教成效,感謝您的提報。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7-05-2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