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320
葉片數:5
澆水器:0
推薦提報

評分項目

5
5
5
5
5

20200219酸雨知多少

發表日期:2020-12-19
發表人:楊志文

水污染
  • 環境議題:水污染
  • 執行方法:實驗、實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39 覺知人類生存與發展需要利用能源及資源,鼓勵生活中直接利用自然能源或自然形式的物質
  • 策劃/執行人:楊志文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00306-0311
  • 參與人數:90

目標:

1.認識酸雨形成的原因與人為產生二氧化硫的關係。
2.以碘液還原反應檢測廢氣、免洗筷中的二氧化硫。
3.自製酸鹼指示劑檢測居住地雨水是否酸化,以及酸化的影響。
4.導引學童自備餐具等綠色生活及降低酸害的綠色行動。

進行方式:

【活動1-1】自然淨化與空汙形成
【活動1-2】碘液檢測廢氣小實驗
【活動1-3】自製酸鹼指示劑進行雨水檢測
【活動2-1】科普閱讀--酸雨的現況
【活動2-2】新竹酸雨冠全台
【活動3-1】生活與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汙染
【活動3-2】降低酸害的綠色行動

成果描述:

1.拿起一瓶水,問學生裡面是什麼?作為引起動機的開始。教學者等了二個星期,3/2(星期一)終於下雨了,雖然只有寥寥數滴,用石蕊試紙檢測酸鹼性為中性。課程要開始了,老天爺到底會不會賞賜足夠的雨水呢?幸好3/5(星期四)夜半下起驟雨,雨水裝滿了盛水容器,灌注後得到二大罐新鮮雨水。太棒了!
  2.在「水循環的週期」活動中,最後可以補充水循環中有二個階段讓雨水受到了污染,分別是凝結/凝華時的雨除作用(凝核作用),以及降水時的雨沖作用(吸附空污)。教學者可以再進一步的詢問「酸雨議題」應該歸類於空氣污染還是水汙染?環保署的歸類是空污,也就是藉著酸雨的監測來省思空污的危害程度。
  3.介紹「台灣酸雨資訊網」時,學生反映字體太小,教學者將字體放大到250%,需來回移動滾軸,視覺效果上較不方便。
  4.「活動1-2碘液檢測廢氣小實驗」活動中,各組學生多操作2-4次(以4次為多),碘液才變成透明。這個實驗操作效果很棒,反差明顯!原本設計的是使用火柴收集二氧化硫,但是現在要買火柴很難買呀!使用蠟燭來收集,效果不明顯;再來用燃燒的線香,嗯!效果還不錯。可是此次使用的紙杯與透明塑膠杯的杯口同大,翻動時容易濺出水溶液,頗不方便,之後還是要再找杯口大小不同的杯子。
  5.「活動1-3自製酸鹼指示劑進行雨水檢測」活動,材料改成蝶豆花,操作更為簡便,只要將乾燥的蝶豆花放入裝有裝有熱水的玻璃燒杯內即可,感謝羚溱老師免費提供蝶豆花,省去我再去購買紫色高麗菜的奔波。教學者示範做法後讓學生以昨日預先準備好的蝶豆花酸鹼指示劑讓學生檢測,雨水的酸鹼性為中性。接著再讓學生觀察蝶豆花遇到酸性水溶液(醋)時變成紫紅色,遇到鹼性水溶液(小蘇打水)時變成綠色的反應結果,確認這是有效的酸鹼指示劑。

實施心得:

在六年級下學期一開學的自然課,除了609愛婷老師正在帶領學生進行閱讀探究網路競賽的活動,無法再撥時間進行額外的活動,其他3個班級都有操作綠色化學的酸雨課程,課程小計4節課。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感謝北市大育傑教授多次的指導與修正,讓非理工背景的教學者也有設計化學相關課程的機會。課程操作中,意外地發現環保署建置了多個資料豐富的資訊網方便教學,也發現了常用的酸鹼指示劑其實有著不算小的灰色空間。在教學成效上,學生在課程之後能了解酸雨的相關概念;從課後的抽樣訪談中,學生對此課程的態度是正向的,最喜歡的部分為實驗的操作。我想,在學生習以為常的預設教學進度中,加入一些額外的教學活動,對學生來說是比平日的課程更加有新奇感及更加有興趣的。而這些額外的課程若是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的話,在全球環境危機日益增大的現況中,更是具有生活的實際感與實用性的。

學習者心得:

課後隨機訪談三位學生,詢問:喜歡這次的酸雨課程嗎?有困難的地方嗎?對生活有幫助嗎?
(1)第一位是6609,他說「喜歡,因為我喜歡了解各種事物的形成過程」;「還好,不會很難」;「覺得沒有太大的幫助,因為我不知道什麼地方可以用到它」。
(2)第二位是6622,她說「喜歡,我喜歡經常做實驗的感覺,例如酸雨的實驗」;「無」;「有用,可以讓我知道生活中那些東西不要常吃,可以知道怎樣挑選食物比較健康」。
(3)第三位是6625,她說「喜歡,酸鹼值的大小很有趣」;「無」;「有用,知道酸鹼值的應用」。

補充:

回應教學目標的教學成效。
(1)學生對照水循環圖的說明及酸雨資訊網的知識概念,對酸雨形成的條件與原因能有清楚的認識。
(2)操作碘液檢測實驗時,對碘液遇到二氧化硫的還原反應十分驚奇且印象深刻。本課程後續還有碘液檢測免洗筷內的二氧化硫實驗,能讓學生認識到碘液還原反應的生活應用。
(3)學生能夠學到運用含有花青素的蔬果來自製酸鹼指示劑。
(4)第二次的酸雨知多少教學操作,教學流程更加順暢了,三個教學目標皆能如實完成。感謝愛婷老師協助攝影、拍照,為課程留下資料,也感謝607學生熱情參與。化學領域非我所長,綠色化學更是未曾接觸過的新鮮課題,感謝育傑教授的引領與指導,除了提供教學資源,也不厭其煩的一次次排解疑團,讓這次的酸雨課程能夠具備雛形。
(5)學生提到酸雨,第一個反應是會禿頭,可見的迷思概念還是可以再予以深入探討。另外,從天氣單元中的水循環切入酸雨議題,加入雨除作用與雨洗作用搭入水循環圖正好恰如其分,可以作為本單元的延伸議題。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酸雨知多少的系列課程,本提案之課程目標、進行方式、成果描述、實施者心得、學習者心得、教學省思及活動相片等是非常完整的提案,整個課程設計交代與紀錄詳實,值得推薦。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0-12-21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