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569
葉片數:8
澆水器:0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4
4
4
4
4

科學宅急便_環境教育關卡_海洋減塑、外來種、校園生物認識摺紙

發表日期:2018-12-31
發表人:yiting

其它環境議題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實體遊戲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J31 認識大自然的淨化能力及環境承載。理解人類良好生活環境的權利,維護環境權。
  • 策劃/執行人:張怡婷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2018/11/23 科學宅急便關卡
  • 參與人數:100

目標:

1.透過科學闖關關卡的創新,有別於以往讓學生操作趣味科學實驗,改以影片引導學生思考海洋塑膠廢棄物的嚴重問題,從環境問題反思自我生活習慣。
2.能夠認識並了解我們現在所面臨的環境危機與造成的生物多樣性消失問題。
3.能夠思考環境問題與自己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並落實個人環保生活行動,並影響自我周遭的家人開始。 
4.能透過新聞議題了解在地外來種(龍眼雞、荔枝椿象)的問題。
5.能透過摺紙活動,了解校園中常見的生物,並透過活動認識。
6.達到環境相關核心素養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進行方式:

一、每年科學宅急便闖關活動是高中部教師自行設計關卡給國中部學生進行活動,過去以趣味實驗體驗提升對科學的興趣與好奇,首度以環教議題融入,並搭配海洋減塑議題,提供學生反思塑膠與生活的連結。二、透過提問,讓學生思考想像中的海攤、海洋世界的樣貌,並且給予在地、其他縣市、其他國家的海洋、海灘面貌,使學生的想像出現衝擊(播放澳洲聖誕島海灘中海龜生蛋以及小海龜返回大海必須跨越大量垃圾),讓學生反思是誰讓其他地球上的生物強迫居住這樣的環境。
三、詢問學生,海洋生物的廢棄物以哪類型居多,與生活作為連結,思考常使用的生活用品與海洋垃圾的相關性。介紹透過洋流海洋垃圾的匯集地(此時播放南太平洋塑膠垃圾帶,科學家的塑膠垃圾分析)四、提問-海洋中的塑膠垃圾為何會進到海洋生物或是海洋棲地上的鳥類肚子中,1.海龜以水母為食,無法辨別水母與塑膠袋的差異;2.海鳥無法知道漂浮在海洋上的塑膠垃圾-打火機、瓶蓋、吸管等等;3.常吃的海洋魚類的肚子中打開也藏有許多塑膠垃圾。(播放中途島的海鳥,餵食雛鳥的畫面,科學家發現鳥群的死亡,透過解剖發現肚子藏了大量的塑膠垃圾,以致於無法進食導致餓死)五、淨灘意義,提醒學生淨灘的目的,不單單只有撿垃圾,因為垃圾會再隨著海浪拍打到來,但是透過淨灘發現近年來台灣海灘垃圾來源前幾名一直為,1.寶特瓶,2.瓶蓋,3.吸管,4.塑膠袋等,請學生思考與台灣飲食文化的連結,是否自己也常有這樣的生活習慣。(播放海龜鼻腔內的吸管,讓學生同理海洋生物的危機,與人類的生活習慣大大相關,並反思自己可以為其他住在地球的生物做些什麼改變)六、給予學生正向的環保行動的範例,環境的改善可由自身做起的重要性,透過學生每天會攜帶餐具、容器到校,何不直接使用這樣的容器進行三餐購買的外包裝,並讓學生反思如何影響周遭家人。七、時事議題外來種的介紹-龍眼雞與荔枝椿象。八、生物摺紙-透過校園生物摺紙讓學生熟悉校園的生態。

成果描述:

一、本來以為學生對於這樣的議題興致缺缺,但是透過影片的鋪陳,一步步堆疊讓學生對於環境議題-海洋減塑的想法希冀透過自己生活的習慣改變,來改善環境。
二、闖關活動除了提升學生對於科學本身的興趣與好奇以外,也可以透過傳遞正確的觀念提供學生很好的反思。
三、透過影片與講述的衝擊,學生可以開始思維自己的生活習慣,並且能例舉出生活中的一次性塑膠用品,並從中思考如何減塑,落實在生活中。 
四、學生普遍意識到海洋汙染、造成生態浩劫的嚴重性,很願意減少塑膠用品,也養成每日自備環保餐具的習慣,甚至覺得可以在影響別人之前由自身做起。 
五、學生願意除了自備餐具,也願意嘗試攜帶重複性容器去改變過往的購買行為,並且知道由源頭減量才是根本解決的問題,並且願意分享自己的體驗給予家人,影響家人的生活習慣。
六、學生願意關心外來種議題,並且因為看到實體標本願意自我查詢資料與認識。
七、學生透過摺紙活動,認識並可以喊出生物的名稱。

實施心得:

一、第一次嘗試以環境議題融入關卡中,發現成效不錯,並且獲得參與班級導師的聯絡簿回饋,覺得以環境議題的關卡或多或少已在學生中種下小小的種子,未來每年的關卡辦理可以融入相關主題活動。
二、學生願意分享自己生活中常用的塑膠垃圾,並勇於認知自己能減少製造的部份,並且願意分享並且影響周遭的家人。
三、提供學生落實減塑行為融入日常的生活中的範本,並透過行為改變,成為一種習慣,才是有效的減塑。
四、看到學生的學習單回饋,透過影片能透同理生物的居住環境最大的禍源是人類,希望改變自己的消費、生活習慣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例如少喝寶特瓶瓶裝飲料與水,真要買飲料自己帶環保杯、願意用自己的鐵盒去買早餐,少用吸管,甚至希望家人去買外食的時候自備容器去購買等等,讓我們準備這個活動得到了最真實的回饋,未來進行科學關卡也願意分享周遭的教師一同融入環境教育相關議題,透過教育的力量,默默地在學生心中注入影響自身行為的種子。

學習者心得:

一、透過影片與介紹才知道原來海洋汙染的嚴重性,並且反思自己能夠盡力的部分。
二、願意試著改變自己的行為,進行減塑並且願意試著影響家人。
三、透過外來種的認識,知道外來種對於在地生態的影響。
四、透過摺紙活動,了解校園常見的生物。

補充:

感謝新北市環教輔導團的教材標本借用、海湧工作室的影片來源提供。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完整的教學課程,親身體驗與觀察最容易讓學童印象深刻,透過科學闖關關卡,整合多方面的闖關活動,相信學生可以知道與體驗減少製造垃圾環境才會更好,謝謝您。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9-01-06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