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375
葉片數:8
澆水器:0
推薦提報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4
4
4
4
4

蘭嶼圓夢.文化探行

發表日期:2018-08-27
發表人:自然就好

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1 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策劃/執行人:教導主任李信達
  • 動機: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很困難
  • 實施期間:107.5.26~107.5.31
  • 參與人數:11

目標:

1.認識蘭嶼達悟文化。
2.瞭解蘭嶼垃圾處理議題。
3.響應蘭嶼垃圾減量與回收計畫。

進行方式:

1.製作蘭嶼文化小冊,前置課程認識蘭嶼特有文化與地景。
2.研究蘭嶼「多背一公斤」計畫,自備環保碗筷與環保杯。
3.蘭嶼淨灘活動,並將撿拾保特瓶帶回臺灣回收。

成果描述:

1.學習蘭嶼達悟語民謠,並認識達悟文化。
2.學習飛魚處理與禁忌,瞭解達悟族環境永續之做法。
3.認識海蝕地景、蘭嶼氣候,與當地農耕漁獵特色。
4.瞭解環境保護與觀光經濟之間,反思造成的矛盾衝突。
5.瞭解核廢貯存廠在蘭嶼的歷史緣由。

實施心得:

人,是從感官中學習概念,是從體驗中認識環境,唯有透過行動去探索學習,才能由渴望來深化學習目的。臺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物產以及多元族群文化,可惜固有教育方式,僅強調概念的學習,考試的機器,壓抑感官的經驗,因此與孩子深入蘭嶼,認識火山地形的鬼斧神工,學習海洋共處的生活哲學,瞭解達悟文化的智慧結晶,從中感受多元文化的美好,認知自然保育的重要,種下心中一顆熱愛自然、鍾情文化的種籽,點燃對學習的無限熱情。

學習者心得:

立:地下屋是配合天氣所建成的傳統建築文化,從中可以看到達悟族人面對颱風成災害所做的因應,也瞭解環境永續的重點,不是去對抗環境,而要順勢而為。
儀:人生第一次的浮潛,看到海底世界的繽紛,更讓我知道要好好保護環境。
靜:吃了當地傳統便當,裡面有地瓜、芋頭、飛魚和小米,這是達悟族人外出捕魚的午餐,讓我體驗到食物最原始的美味。
辰:在蘭嶼海攤撿拾垃圾的時候,我發現最多的是塑膠垃圾,大部份是觀光客造成,還有許多是海漂垃圾,蘭嶼無法處理這麼多的垃圾,運送成本太高,這讓我知道我平常就要從自己做起,減少塑膠垃圾,才是永續的做法。

補充:

土庫國小致力發展多元戶外教育,每一次的戶外探索體驗,都是校內課程的累積延伸,以新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素養精神出發,引導學生討論學習主題,同儕合作挑戰困難,激發學習的渴望,體會學習的目的,在過程中經歷挫折,共同尋求解決方式,創造高峰經驗。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社會領域的原民文化,自然領域的生態地景,海洋教育的飛魚文化,公民議題的環保核廢;同為島國的居民,有著多元的樣貌,卻陌生得如此遙遠,於是,我們帶領學生蒐集資料、統整內容,製作戶外教育手冊,啟航蘭嶼文化探行,深度蹲點學習。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藉由踏查及體驗培養學生愛鄉愛土的情操,親身體驗與觀察最容易讓學童印象深刻,很棒的活動,老師的說明也很詳盡,可供他校參考。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8-09-03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