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16
葉片數:2
澆水器:0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1
1
1
1
1

資源再利用~生命的延續

發表日期:2020-01-15
發表人:娘娘

環境藝術
  • 環境議題:環境藝術
  • 執行方法:文藝活動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2 培養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
  • 策劃/執行人:謝秀榮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8年12月~109年1月
  • 參與人數:8

目標:

1.學會魚簍及手環之編織,傳承鄒族傳統編織技巧,製作一項作品。
2.建立自信心肯定自我,能積極學習,並懂得欣賞、讚美他人。
3.能利用身邊現有材料就地取材,編織環保隔熱墊、彩色餐墊,融和美學
  加以創新~美的編織。

進行方式:

1.了解山區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且生活日用品大都須靠週邊的自然素材完成。
2.認識山區常見可編織植物的種類、生長習性,並維護生態環境的
  健康,以永續經營的目標。
3.認識傳統編織工具魚簍、背簍等。
4.如何利用身邊現有材料就地取材,編織環保隔熱墊、彩色餐墊,
  融和美學加以創新~美的編織。

成果描述:

1.台灣目前原住民族有16族,其中鄒族是唯一生活在阿里山鄉的
少數族群。希望學生透過此課程能對祖先的傳統技藝有更深入了解,在肩負文化傳承使命之餘,亦能將祖先的生活智慧發揚光大、創新還要維護生態環境的健康,以永續經營為目標。

2.本課程以分組進行為主要教學策略,期學生能與他人愉快的互
動,並發揮團隊互助合作的精神,培養高尚的品格。在準備編織材料過程中:選取適當材料、裁剪適當尺寸…等技巧時,同儕間充分展現了此種美德。

3.欣賞各項傳統編織作品後,學生透過實際操作深刻感受編織過程中的各項困難點:如何施力、要忍受手指於編織拉扯時的疼痛及避免受傷、隨時注意整體的方正以維持作品的美觀……,這些都必須透過「實際操作」才能「深刻體悟」。否則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學習成效相當有限!

4.編織過程雖然有些辛苦,但是當學生看到自己設計的成品時,個個無不露出歡喜且充滿成就感的笑容,真是苦盡甘來的甜蜜果實啊!

5.於本課程結束後,學生能具備
(1)擬定計畫與實作的能力,並以創新思考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
(2)在規劃各項活動時,能兼顧環境保育。
(3)能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具有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實施心得:

1.學習是多領域的融合。本單元以傳統鄒族文化及生活知能為主要內容,透過課程設
  計學生可以窺見祖先的生活智慧,樂於傳承鄒族文化。並透過分組實作、生動活潑 
  的教學方式,引發學生對鄒族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致。

2.本課程設計包含了:數學領域、藝術與人文、理解能力的培養、邏輯概念的訓練、
  綜合活動、環境教育……,冀學生能尊重並欣賞他人、包容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
  異。擁有現代人應有的素養,及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3.環境教育是人人都應具備的基本生活常識,此次編織課程的教學策略我們運用每學
  期運送教科書的打包帶作為編織的主要材料,不讓「資源回收再利用」淪為口號,
  實踐「垃圾也能變 黃金」的願想。在便利生活的各項創作時,不忘兼具環境保育
  的設計概念,以具體行動讓學生體認藝術與環境保育是可以結合並兼顧的。

4.高年級的學生已具備多年且多元的學習歷程,其所有的學習目標不外就是要教導學
  生如何將所學應用在生活上,利用此課程的教學策略及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傳統文
  化及創新知識技巧融合的能力。正所謂,知識就是要活用於日常生活當中才有意義
  及價值!

5.本課程是由五、六年級學生混齡實施,雖同為高年級,但學習能力仍有差別。特別
  是五年級全班才2位學生,透過此次混齡教學,不但能實踐大手牽小手的教學目
  標,更大大提升了學習性至極競爭力。

6.透過此次教學活動的進行,學生對於能將各領域所學~~融會貫通,於課程中創新
  製作作品且將其應用在日常生活裡,如此「實際又靈活運用」的學習過程,學生更
  感興趣,更能提升其學習成效。教師及學生雙方均有深刻的感受。
  所以,將藝術融於生活之中的課程,雖然多少有些困難需要克服,但仍值得多多嘗
  試,成效匪淺。

學習者心得:

藉由學校對於「環境教育」宣導,讓我們對於環境教育有了深刻的了解,明白它是現代身為地球一份子的人類~~人人都應具備的基本生活常識。
    這次課程,老師教我們運用每學期運送教科書的「打包帶」作為課程編織的主要材料,教導我們不要讓「資源回收再利用」淪為口號,讓原本會汙染環境的廢棄物或只能當垃圾丟掉的打包帶,進而變身為生活當中更有意義的用品,化腐朽為神奇,對「氣候變遷」有了起而力行~~具體實踐「垃圾也能變黃金」的行動力。
    透過此次編織課程的學習,讓全班更深刻地感受到----在便利生活及完成各項創作的同時,不忘兼具環境保育的設計概念。我們的作品雖然不像一般商品美麗,編織過程手指頭也因拉扯而受了小傷,但經歷了這些過程,對「環境變遷、氣候暖化」有了具體行動,讓身為學生的我們深深體認到「生活的便利與環境保育」是可以結合並兼顧的。

補充:

【守護地球,愛護環境】是生長在地球村上每一個人的責任。它不分國籍、不分種族,沒有性別、年齡的差異。
人類為了追求經濟的發展、生活的便利,極盡開發(破壞)之能事,賦予我們生命~~猶如母親般的的大自然,她再也不靜默了!她的怒火表現在極熱極冷、狂風暴雨……的氣候上,她反噬的力量讓自以為是的人類愈來愈無法招架,猶如汪洋中載浮載沉的一片落葉!氣候,似乎再也沒有原則可循、無法預測……。
    身為教育工作者,若能透過課程規劃、教案設計,教導學生環境教育的重要、宣揚氣候變遷的理念。讓學生從生活周遭去發想,做有意義且更實際可行的創意設計、展現行動力,而非再做遙不可及的夢想或天馬行空的設計。
   培養學生,擁有身為現代公民應有的責任與素養,是我們的使命與榮耀!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文中主要不是氣候變遷主題,而是資源再利用。當然我們都知道資源再利用減少許多碳排放,但文中卻沒有提及,較不符合氣候變遷的主題。請修改為一般提報。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0-01-09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如同上次回應,本無內容與氣候變遷無明顯關聯,請修改為一般提報。亦或是於補充區域進行相關敘述,以利審核。感恩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0-01-14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老師分享。
    透過認識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讓學生認識到先人是如何善用資源、永續發展的方式,並讓學生在氣候變遷與人類活動中,找到平衡點。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0-01-2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