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園尋花趣
- 提報分類表:生物多樣性
- 策劃/執行人:楊斐如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3.06.16-103.06.30
- 參與人數:1100
目標:
1.讓學生認識台灣多樣性的植物種類,了解保存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和價值。
2.藉由校園植物牌的設置,讓全校師生了解花台種植的植物品種和開花季節。
3.藉由學習單讓學生更進一步認識植物的外觀、根、莖、葉構造以及開花季節,並且培養和同學相互討論解決問題的能力。
進行方式:
1.學習單的部分透過校園刊物-「綠園心橋」,請學生帶回家,可以在上課前和家長進行討論校園植物種類。
2.總務處會根據不同花台植物品種,設置植物解說牌。
3.授課教師在課堂上大略解說,先讓學生初步認識校園植物。
4.實地帶領學生觀察花台中每一種植物的外觀特性及開花季節。
5.學生依據上課所學習的內容,加上實地觀察並且和同儕討論,比對植物種類後填寫到學習單上。
成果描述:
1.透過校園刊物發放學習單,可以讓家長了解小朋友在校學習的課程內容,也可增進親子相互溝通討論的關係。
2.此次針對花台總共設置16種植物牌,對於校園植物資料庫建置又更完整了。
3.透過植物牌,學生可以輕易認識校園內的植物,並理解植物的種類和特性以及開花的季節。
4.充實教學教材,教師教材取得也更容易。
實施心得:
1.因為不熟識植物的名稱和品種,原本門可羅雀、走過就遺忘的花台,在設置解說牌後多了許多有興趣的師生駐足觀察研究,讓人與人間多了一種互動的媒介。
2.如果能深入了解每種花台植物的開花季節,就能在不同季節觀賞到各種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花朵,神氣地在每個季節綻放不同的光芒。
學習者心得:
1.教師A:教學大樓花台距離教室很近,配合課程和植物牌的解說,帶領學生觀察花台植物相當便利。
2.學生A:可以認識花台植物又能夠兌換禮物,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3.學生B:觀察花台植物和欣賞花朵外,有時候會見到不同的毛蟲或小動物,常帶給我驚喜,我也會趕快去找老師問清楚這是甚麼動物。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