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發表日期:2025-05-02

114年4月最新消息


外來種-大頭鰱魚

新店碧潭堰4月初出現上千隻大頭鰱,利用魚道溯溪而上,引發熱議。中華民國溪流環境協會、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台灣河溪網協會、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17日發布共同聲明。聲明表示,人工魚道並非解決所有魚群洄游受阻問題萬靈丹,維護河川原有棲地樣貌,及修復廊道整體連結才是根本之道。

 

外來種-銀合歡

楠梓仙溪是台灣少數將中上游畫設為國家級重要溼地的河段,也是原生種植物三葉花椒、榔榆、山芙蓉、類蘆植物的重要生長環境,高雄市農業局攜手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舉辦外來入侵植物移除活動,帶領民眾識別並移除逾2000公斤銀合歡、大花咸豐草、小花蔓澤蘭等外來植物。

 

外來種-綠鬣蜥

農業部今年起全面啟動高強度移除綠鬣蜥行動。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全國已累計移除綠鬣蜥3萬6543隻,是去年同期的3倍。各地方政府已辦理15場教育訓練,累計完訓人數1635人。升級版「農作物天然災害即時回報系統(APP)」,增設「綠鬣蜥通報與移除專區」供移除人員回傳移除資訊,即時掌握移除狀況與綠鬣蜥即時分布訊息,提升防治效率與精準性,移除成果每個月以「數位儀表板」方式對外公布於林保署自然保育網。

 

研討會-2025森林集水區經營與生態監測研討會

時間:114年5月15~16日(星期四~五)

地點:林業試驗所森林研究大樓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三元街67號12樓)。

報名資訊

 

研討會-2025 自然保育國際研討會

時間:114 年 6 月 8 日(星期日)-6 月 10 日(二)

地點:澎湖遊客中心視聽室

議程 / 報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