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發表日期:2025-02-14

114年2月最新消息


外來種-荔枝椿象

荔枝椿象為龍眼、荔枝的重要害蟲,其吸食花穗嫩葉會造成落花及落果,如不積極防治將嚴重影響產量,台中、彰化、南投與台南、高雄是台灣龍眼、荔枝產區,各區農改場啟動生物防治作業,釋放寄生於荔枝椿象蟲卵的天敵-「平腹小蜂」,協助農民以天然無毒且有效的方式消滅荔枝椿象的危害。

 

外來種-鱷雀鱔

高雄釣獲台灣野外紀錄最大隻鱷雀鱔,又稱福鱷,是北美洲的大型淡水魚,因密布牙齒、長嘴形狀像鱷魚、身形像鱔魚,就被冠上這三種動物的名稱。鱷雀鱔早年由水族業者引入,但因體型大、不易飼養,就被放流野外。提醒民眾切勿隨意放生物種於野外環境,將對臺灣生態造成影響。

 

外來種-八哥

外來種八哥的族群氾濫,除威脅台灣本土八哥生存,更因台東枇杷提早進入盛產期,色澤澄紅,果肉香甜,成為外來種八哥的水果大餐,果農苦不堪言。

 

生態環境管理-小黑蚊

高雄市今年2月起各鄉鎮爆發嚴重「小黑蚊危機」,美濃、杉林、六龜、甲仙、阿蓮、田寮等6區過去曾多次出現大範圍小黑蚊,橋頭和美濃區公所日前已通報有小黑蚊危害,,且有往市區如小港區擴散的趨勢。

小黑蚊防治策略包括:
(一)降低族群:盡量不讓雌蟲吸到人血獲得懷卵所需養分;宣導民眾到淺山郊區著長袖、褲、使用防蚊產品、避免午後長時間待在遮蔭處,居家安裝細網目(55網目以上)紗窗等。
(二)破壞幼蟲棲息地:推動清除人群活動周遭環境青苔。
(三)在危害高密度區使用環境衛生用藥。

小黑蚊相關簡介可參閱宣導資料:
環境教育學習場所小黑蚊防治策略」「淨藻遠離小黑蚊(海報)」「淨藻遠離小黑蚊(摺頁)」「臺灣鋏蠓棲地管理與防治(海報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