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發表日期:2023-04-17
投資地球 自然就好(Invest in our planet)

112年4月最新消息


外來種-埃及聖䴉

「清零」埃及聖䴉 Line通報送宣導品。除了E-Bird網站或林務局外來鳥種埃及聖䴉防治宣導FB,針對宜蘭及台北區域,羅東林管處設置了Line官方帳號,如果民眾發現埃及聖䴉,可透過Line將圖片及地圖資訊直接傳給林管處,羅東林管處提供精美文創宣導品予民眾,並派遣專業人員至現場處裡,達成移除埃及聖䴉的目標。

 

動物保育

林務局7日舉行「林道構造物生態友善設施成果」記者會,發表《脫困:林道構造物生態友善設施》手冊,以淺顯易懂的圖文,介紹如何利用簡易材料,在林道既有的排水溝、集水井、靜水池、擋土牆等構造物增設提供野生動物脫困的生態友善設施,期透過案例提供各級政府機關及一般大眾參考了解,搭建起人與環境共好的橋樑。

 

動物保育

111年12月屏東縣霧臺鄉由保七總隊第八大隊查獲冰存熊屍案,經屏東地方檢察署4月6日偵查終結,調查過程中發現共有4隻臺灣黑熊遭到獵殺,全案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1條非法獵捕臺灣黑熊、長鬃山羊等保育類野生動物,起訴9名嫌犯。民眾無論是誤傷或誤捕黑熊,或是發現黑熊受傷或危害情形,都請第一時間撥打林務局24小時專線0800-000-930(您您您救山林)啟動即時救援機制,勿私自處理。也希望透過全民力量,共同保育臺灣的珍稀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健全。

 

動物保育

歷經狒狒脫逃事件,林務局已研議修正野保法第37條及第51條,加重未妥善管理保育類野生動物致發生逸失的飼主罰則,除了提高動物逸失之罰金,發生逸失導致主管機關協助圍捕所衍生的費用,也將由飼主負擔。此外,也將修正「保育類或具危險性野生動物飼養繁殖管理辦法」,要求飼主應完善防逃設備,如設備不符合標準者,可處6-30萬元罰鍰;也將依野保法公告應註記之動物種類及註記方式(例如晶片、刺青或腳環等),強化保育類野生動物個體管理。可參閱「追究狒狒之死 法理兼顧動物倫理」。

 

外來種-綠鬣蜥

新北市永和區出現身長約1公尺公綠鬣蜥遊走,已由新北市動保捕獲,綠鬣蜥已被列為「有害生態環境、人畜安全之虞之原非我國原生種陸域野生動物之種類」,目前飼養須登記備查,且未經主管機關同意不得繁殖。民眾倘發現綠鬣蜥的蹤跡,請通報相關農政單位由專人進行移除工作,切勿自行捕捉移除,以免遭動物咬傷,或是干擾群聚個體促使其移動擴散,反而會增加防治工作的難度。相關資訊可參閱輔導團電子報「探討防治強勢外來種的瀕危生物~綠鬣蜥

 

動植物疫病-褐根病

南機場夜市附近國宅榕樹突然倒下壓傷路過騎士,經研判榕樹為遭受褐根病危害之樹木,容易不堪風雨負荷傾倒,危及民眾生命及財產之安全。相關褐根病防治內容可參閱「樹木褐根病診斷及防治-建議手冊」「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摺頁)」「褐根病防治(海報)」「學校褐根病簡介與相關問題(電子報)」「學校褐根病防治方式與管理建議(電子報)」。

 

外來種-荔枝椿象

荔枝、龍眼已陸續進入開花和結果期,此階段不適用化學防治法,以生態防治法施放平腹小蜂為最佳,南投縣彰化縣農業局處已陸續透過生物防治方式降低荔枝椿象數量,減少對荔枝、龍眼等農產影響。

有關荔枝椿象簡介可參閱宣導資料

防檢局:「荔枝椿象生態與防治摺頁」、「荔枝椿象防治曆」、

非農業區裡的荔枝椿象-無患子篇」、「非農業區裡的荔枝椿象 - 臺灣欒樹篇

教育部:「荔枝椿象(宣導影片)」、「荔枝椿象(摺頁)」、

荔枝椿象(懶人包)」、「荔枝椿象危害與防治(海報看板)」。

 

環境管理-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是第53屆世界地球日,今年主題與去年相同為「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從1970年代起每年的這一天,全球社會都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宣傳環境保護的概念,並重新回顧、省思多年來,世界共同為環境、生物多樣性等保育活動所做的努力。環保署發布淨零綠生活行動指引,提供民眾淨零綠生活的作法並於地球日當天成立氣候變遷局,未來除將專責辦理氣候變遷因應法施行後急需優先推動之12項子法;台北市立動物園將在當天舉辦「綠色園遊會」有現場表演、闖關活動、還推出保育市集;台灣中油舉辦贈樹苗活動,上午9時起在全台100處直營加油站發放樹苗;「週一無肉日平台」發起台灣首屆地球日遊行,以實際行動透過採用永續健康飲食,報名人數超過1500人,並有百個以上的單位團體響應,本週六(4/22)將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遊行前記者會,並在結束後開始遊行。

 

外來種-龍眼雞

龍眼雞過去主要棲息於金門縣的龍眼樹上,但於2018年8月時首度出現在台灣本島,是一種農業害蟲,會寄生於龍眼、荔枝、芒果樹、橄欖樹、梨樹及柑橘科植物棲息吸食樹液。龍眼雞成蟲能夠飛行,傳播速度又快,甚民眾如發現該蟲或卵塊,請儘速通報防檢局(電話:02-33432064)或地方防疫機關,並提供相關定位資訊,以利及時進行防治作業。龍眼雞相關介紹可參閱 龍眼雞生態與防治(摺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