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發表日期:2024-05-08

113年5月最新消息


外來種-海蟾蜍

草屯鎮鳥嘴潭人工湖區發現大量海蟾蜍,由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台灣兩棲類動物協會組成的保育防治團隊近日已累計捕獲3萬隻,更曾在一夜間有上萬隻落網,全力防堵族群擴散。海蟾蜍防治工作以「兩棲類保育志工」臉書社團或縣府1999作為公開通報平台,相關單位呼籲民眾若有發現,可協助通報、讓防治團隊儘速進行移除。

 

外來種-魚虎

日月潭的魚虎進入繁殖期,未發情交配前,外表是青色,交配期或已經抱卵,就會轉為黑色,而除掉1條大魚虎即可阻斷數以千計幼魚虎出生。縣府與當地漁會和漁民,將持續積極防治捕撈,以避免漏網之魚,持續族群擴張危害日月潭生物多樣性。

 

外來種-綠鬣蜥

台南市觀光景點奇美博物館、巴克禮公園及竹溪步道一帶,三爺宮溪、二仁溪流域及南山公墓的出現為數眾多綠鬣蜥,平均1天可捕捉20幾隻。台南市農業局森保科表示,綠鬣蜥移除工作,現委由廠商專門處理,只要民眾通報,他們都會派人前往捕捉。

 

外來種-亞洲錦蛙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歷年補助嘉縣、嘉市、台南市府辦理「生物多樣性保育及入侵種管理計畫」,辦理移除防治亞洲錦蛙,移除成果,嘉縣移除28隻、嘉市移除1337隻、台南市移除67隻。近幾年肆虐地區已從南部逐漸向北,去年曾在南投縣埔里鎮水頭里等地現蹤,現今已擴散至其他鄰近里別,對生態而言是一大警訊。民眾發現請通報林業保育署或「兩棲類保育志工」臉書社團協助移除。

 

外來種-八哥

瀕危的保育類山麻雀在海拔700、800公尺的樟湖村還保留小族群,但近日八哥已入侵樟湖村,將嚴重威脅山麻雀生存空間。一般平地的樹麻雀臉頰會有黑色的斑塊,雄雌鳥不易辨別,而山麻雀的臉頰則是白色的,也可以很清楚地辨識出雄雌鳥,因為牠們在外觀上就有很大的不同,雄鳥的頭頂是栗紅色的,雌鳥頭頂則偏向於褐色,眼部還有白色眉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2018年起補助嘉義大學進行山麻雀保育研究,推廣山麻雀友善農業理念,提升山村社區、學校對山麻雀保護的認識和支持,共同執行保育行動,營造友善環境。

 

活動-玩在公園、愛在公園

台北市政府於民國 105年起著手推動「公園生態化」,並挑選市內 12座公園進行環境與棲地改善,大湖公園便是其中一座重要生態公園。

【活動時間】2024年5月26日(日); am 9:00~12:00 (am 8:30報到,上午9:00準時出發,逾時不候)。

【集合地點】大湖公園捷運站 2號出口 (點選左側可連結地圖)

【活動對象】7歲(含)以上,一般民眾30名。(歡迎親子報名,7-12歲報名需家長共同報名)

【活動費用】免費。本活動經費來源由⎾ 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暨民眾捐款支持。⏌(費用包含講師費、保險,不含交通費及其他)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 5/18(六) 前受理報名,15人(含)成團,至多30人,額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