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279
葉片數:5
澆水器:2
推薦提報

評分項目

5
5
5
4
4

我們都是天氣之子

發表日期:2020-11-11
發表人:吳怡慧

全球氣候變遷
  • 環境議題:全球氣候變遷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J37 理解氣候變遷對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具體影響(生態、水資源、生活、健康、農業、地景)
  • 策劃/執行人:吳怡慧 王麗雯 朱宜芳
  • 動機: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8學年度
  • 參與人數:90

目標:

本課程乃國中彈性課程所開設內容,透過英文教師與公民教師(閱讀教師)的協同教學,並整合童軍科學科內容與氣候變遷相關的學科知識,先從ICRT甫推出的以英文知天下事為理念的Lunch Box讓學生聆聽每天5分鐘的英語新聞,從中汲取跟氣候變遷相關主題(地球暖化與氣候少女桑柏格的報導),並從桑柏格在聯合國的演講稿中(以中英文並呈/連連看的遊戲化方式理解)理解其急迫性。

   第二階段則結合國際特赦組織寫信馬拉松的活動,從菲律賓個案-氣候變遷倖存者爭取尊嚴的故事,了解環境權也是新興人權的重要內涵,從中引申氣候正義的概念。藉由寫明信片支援個案。然後帶領學生認識「公民倡議」的影響力,從與美術科合作自製標語、童軍科練習倡議內容與校內倡議,然後帶學生到社區之中,學習表達理念、說明氣候變遷的急迫性,邀請社區民眾支持並簽名。這是一個跨領域、全學期24堂課(包含美術課2節、童軍課4節)完整的公民行動方案,符合十二年國教課綱自主行動-規劃執行與應變創新、溝通互動-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社會參與-公民意識等核心素養。

進行方式:

一、認識氣候少女
透過英語新聞認識瑞典少女桑柏格,探究其Fridays for fututre的倡議與影響。養成學生收聽符合程度的英語新聞之習慣,進而理解全球議題

二、究竟是誰變了
透過教師的PPT與影片,試著讓氣候變遷概念深化,著重在減險、適應、影響減少與早期預警。

三、誰的氣候正義
透過遊戲化的中英配對活動,理解氣候少女桑柏格在聯合國演講的行動與內容

四、我可以有影響力
統整課程所學,結合國際特赦組織寫信馬拉松的活動,向社區居民倡議,聲援菲律賓氣候變遷倖存者,並呼籲世代與階級平等的氣候正義。

成果描述:

1.學生認識並理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2.學生能以英文認識桑柏格在聯合國的氣候變遷倡議演講(中英配對)
3.學生能走入社區,對社區民眾倡議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並簽名聯署菲律賓氣候變遷倖存者的人權議題

實施心得:

教室的客人變成行動的主人
      在學生能力的養成上面,我們看見班上有一位新住民同學,原本在課堂上的表現總是比較靜默,就像是「教室裡的客人」。可是,一走入社區,面對民眾,他則是拉大嗓子,認真地偷看標語背後的倡議「小抄」,當民眾聽懂他們的宣言,認同他們的倡議,答應簽名連署時,他那雙大眼睛閃著光芒,大聲地說:「謝謝您的支持!」真的讓我們無比感動。
   更重要的是,活動過程中,我們見證學生情意態度的改變。看著匆匆路過的民眾,不願停下腳步,連連拒絕,老師都有點於心不忍,想著是不是讓他們先休息一下。不料,老師還沒說出口,他們其中一人大喊:「那裏有一個人!!」全體組員就往前衝了。我們跟在後面,覺得好感動。

學習者心得:

學生回饋:

應該是氣候少女桑柏格還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因為可以讓我更了解關於世界上發生的事,還有關於氣候變遷那類。

我覺得很好玩,因為這樣可以了解國際上的其他議題,像氣候、或者是其他國家的戰亂,都可以知道,就不會因為台灣本土一些不重要的報導,而忽略真正重要的國際議題。

能更加了解外國的事情和一些想跟政府抗議或為了大家以後的生命和環境的人們

我覺得這次活動的其中一個項目 倡議 這次去訪問的時候被拒絕真的很尷尬 但是體驗確實真的不錯: )

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意義,讓我們知道很多人正在關心我們的地球,為我們的地球做事。

我認為這個能讓我們認識國際正在發生的事請,了解他們遇到什麼困難!

我一直以為我看電視的新聞就可以暸解這世上所有事情,但上了國際課、參與寫信馬拉松的活動,我才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多事情,看到勇敢的人們為了地球、權益、氣候變遷而奮鬥,
雖然我沒有能力去幫忙,但我可以寫信幫助他們,與他們一起努力!

很有意義的ㄧ個課程,可以幫助那些為自己、為家園、為地球的人,幫他們加油,就算只是小小的幫助也好,至少我真的幫助到他,而不是只是說說,卻什麼都不做,那都只是紙上談兵而已。

補充:

透過這學期的協同教學,我們真切體驗到協同教學的好處,不只是可以彼此觀課,學習不同的教學引導與方法,更可以隨時關照進度較慢的同學、幫助小組做更細緻的討論,以及學科知識之間的交流。以往要帶學生進行公民倡議的行動方案,一個老師總是要忙得團團轉,又擔心課程進度的問題。這一次,透過英文科、公民科、童軍科,外加美術老師支援兩節課,引導學生進行氣候變遷倡議的標語製作,不僅完成度高,也能集思廣益。大家也更樂於打開教室的大門,邀請夥伴教師一起努力。透過這樣的行動實踐,也讓師生對於SDGs13-climate action更加有感!!!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本提報是一個愛地球的活動。它利用英文學習時讓學生認知地球氣候正在崩壞中,試著讓氣候變遷概念深化,並著重在減險、適應、影響減少與早期預警培養學生的危機意識。
    同時本提報也善用環境桌遊板,讓學生以活動方式了解環境相關的知識,透過英語新聞認識瑞典少女桑柏格,探究其Fridays for fututre的倡議與影響。養成學生收聽符合程度的英語新聞之習慣,進而理解全球議題讓學生未來更容易與世界接軌溝通,很棒的活動,老師的說明也很詳盡,可供他校參考。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0-11-23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