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70
葉片數:2
澆水器:1

評分項目

3
2
1
1
1

竹門藕夠讚

發表日期:2024-12-08
發表人:雪人

綠色生活
  • 環境議題:綠色生活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楊蓓芬
  • 動機: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12.06
  • 參與人數:30

目標:

(一)參與食農教育相關活動,養成師生惜食愛物精神。
(二)了解時令作物種植活動,引導孩子親近友愛土地。
(三)藉由校際交流體驗活動,實踐低碳健康飲食生活。

進行方式:

1.	竹門國小報到。
2.	沿著蓮藕田邊的步道,欣賞沿途風景,並體驗農田文化。
3.	參觀妙善宮,聆聽竹門小志工導覽解說,深入瞭解白河的傳統文化,體驗白河獨特的人文魅力。
4.	Cosplay三太子裝扮,體驗古早味童玩(布袋戲偶、踩銅罐、敲鼓、舞獅、打陀螺等)。
5.	品嘗竹門國小志工媽媽們精心準備的蓮藕大餐。

成果描述:

臺南白河素有「蓮花故鄉」的美譽,透過參與竹門國小食農教育課程,學生能到學校附近的蓮藕田實地觀察蓮葉、撿拾蓮篷,雖未能體驗蓮藕粉製作過程,但有口福能品嘗蓮藕風味大餐,感受從產地到餐桌的在地化與多樣性,進而培養惜食憫農、愛家愛鄉的情懷。

實施心得:

透過參與食農體驗課程,認識了蓮藕的品種、食療功效、烹調方式,讓孩子和這塊土地的感情更加深刻,也能更加愛護環境。在最後的美食體驗活動中,學生自行準備環保餐具,品嚐多樣在地美食,繽紛的配色令人食指大動,營養均衡的餐點也讓人胃口大開,進而培養學生惜食愛物的良好習慣。

學習者心得:

學生1: 我學到了蓮葉的奈米效應,蓮葉表面疏水,落在葉面的雨水會因表面張力形成水珠,可讓污泥不容易沾附表面。
學生2: 經過主任解說,我才知道蓮藕分成兩種。白河產的是加工用的「粉藕」,根莖較細長,外皮粗糙,呈現灰色或粉色,適合製成藕粉或燉湯;而嘉義民雄生產的「菜藕」,根莖比較肥大,表皮光滑,外皮土黃色,適合涼拌及清炒。
學生3: 感冒、沒胃口時,老一輩的人都會煮藕茶來喝,有些養生的人也會當早餐食用。其實,蓮藕粉不僅適合沖泡飲品、做蓮藕粉涼糕和蓮藕粉燒仙草,還能代替太白粉用來勾芡,或是做水果果凍時取代果凍粉,天然無負擔。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特別的教學活動,透過在地田野調查深化學習者愛鄉愛土的關懷力,未來孩子在面對土地時會更有同理感。唯提報內容未提及「氣候行動」或氣候變遷之教學,請補上相關資料或修正主題活動提報選項。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12-22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特別的教學活動,透過在地田野調查深化學習者愛鄉愛土的關懷力,培養學生愛護自然環境的觀念,讓學習者開始覺察自然環境的美,對於環境教育的引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老師辛苦了。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12-30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