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68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2
1
2
1

我是導航王

發表日期:2024-11-17
發表人:文

其它環境議題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陳芳雯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10-08
  • 參與人數:24

目標:

1.了解不同文明如何辨認方位的方法。
2.實踐自然課所學習的星座辨認方法。
3.利用太陽辨認方位,並正確使用工具來認清方向。
4.分組闖關過程中,感受天文館豐富的自然景觀。
5.藉由天文展示館的參觀,讓學生能夠增進更多的天文知識。

進行方式:

1.由天文館的專業導覽員擔任講師。
(1)「亙古恆今辨八方」
    講師透過動畫方式及實際教作,介紹不同季節太陽、星座變化、地球地磁特性,就能運用光影、指南針、羅盤的工具,找出正確方位。
(2)「導航王挑戰賽」
    學生分組進行方位辨識挑戰活動,必須能夠正確使用指南針、指針手錶、雙筒望遠鏡等工具,並藉由園區地圖及提示卡,完成學習單上的問題解答。
(3)「時空3D劇場」
    透過3D劇場,讓學童親身體驗太空星體的奧秘。
(4)「天文世界的奧秘」
    透過天文觀測館或展示館參觀,讓學生體驗天體的奧秘與地球的關係。
2.講師統整,並透過問答方式了解其他自然現象與方位的關聯性。

成果描述:

1.課前請學生先上網查詢南瀛天文館的相關資訊,大部分學生皆未去過天文館,雖然有部分展覽館在維修,但孩子還是很高興能驗證自己所找到的資料。
2.走在天文台的天橋上,感受二重溪層的月世界惡地形。
3.了解南瀛天文館建設位置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學生願意用行動愛護環境。
4.透過工具的操作與闖關,讓辨認方位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更能在生活中學以致用。

實施心得:

當天發生天文館臨時停電的突發事件,但在天文館的努力搶修下,最終幸運的能入館參觀。
    學生在課堂中運用自然課所學習到的星座辨位,並進一步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工具尋找方位,每個人都很投入在課堂中。看著學生專注且認真聽講的模樣,踴躍回答問題,求知態度令人開心。
    中午在日晷餐廳用餐,餐廳內可看見天文館豐富的自然景觀,孩子們都覺得自己坐在最美的景觀裡用餐。
    天文館的環境優美,走在環山步道讓學生感受被自然包圍的芬多精,學生除了在天文館學到許多的天文知識外,也一併學習如何愛護環境,希望能在學生心中種下環境教育的種子。

學習者心得:

S1:在這趟闖關中我們也學到了許多課本裡沒有提到的天文知識,在其中一關是要我們拼拼圖,在拚玩拼圖後要閱讀下面的字,底下的字是告訴我們拼圖上圖片的由來、歷史和製造過程,大家都看得非常認真呢!
S2:參觀天文館是一次充滿啟迪與驚喜的旅程,當解說老師按下開關,天花板向一側一去,一瞬間太陽出現在我們頭頂,我們齊刷刷的仰望太陽,但是太陽的威力那麼強大,讓我兩眼冒金光。解說老師用天文遠鏡觀察到的太陽投屏到電腦上,就好像真實的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到真實的太陽面貌,原來太陽真的是一顆大火球,太陽的外圍像火在燃燒一樣,難怪在夏日的時候可以讓人們感受到它的熱情。通過這一次的天文旅行,讓我對大自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機會去體驗天文望遠鏡,去探索宇宙的奧妙。
S3:我今天去南瀛天文館體驗了許多活動,小巧思辨方位的老師教我們怎麼找方位和找北極星,並且順便複習五年級學過的自然,還有用時鐘來找方位,除了這個還有其他方法,例如:指南車、指南魚、司南、年輪、太陽影子和看樹皮上有沒有青苔,如果沒有就是因為被太陽曬了。

補充:

圖片1:運用與操作生活工具尋找方位。
圖片2:日晷餐廳用餐,用餐後學生主動填寫學習單。
圖片3:我是導航員學習單。
圖片4:自己專屬的「星空勳章」。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能夠讓學生以戶外教學的機會去印證自己學習過的知識,是會倍數的加深學習成果的,再經由融入藝文領域,設計專屬自己的星空徽章,則更能將天文教育的種子種在學生心中。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12-10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