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37
葉片數:4
澆水器:0
推薦提報

評分項目

5
4
4
5
3

不是胡椒也非魚-台灣山椒魚

發表日期:2024-06-07
發表人:虹逸

野生動物
  • 環境議題:野生動物
  • 執行方法:閱讀或講故事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洪培珊
  • 動機: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5/6-113/5/10
  • 參與人數:27

目標:

1.讓學生接觸相關科普文本,透過閱讀理解、整理歸納獲得文本中所要傳達的動物知識,以及所居住環境與土地的生態特性。
2.學生藉由閱讀文本,了解台灣山椒魚竟然在古老的冰河時期便已存在地球,並進一步帶學生探討溫暖的台灣,為何出現山椒魚足跡的原因。
3.透過文本中大量圖片呈現,運用動物告示牌的內容和形式,介紹相關山椒魚的詳細資料與知識。
4.透過對山椒魚的認識與了解,引發學生對於台灣在地野生動物的興趣,並以野生動物為主題,讓學生學習蒐集相關資料,把所獲得的資訊歸納整理,做成動物告示牌。
5.培養學生能大方的在同學面展示自己製作動物告示牌,有條理呈現介紹自己所整理的知識。
6.培養學生專注聆聽同學分享的內容,透過各種不同動物資料的分享,了解更多動物知識,並歸納地球面臨的環境問題和危機,並一起尋找解決或減緩環境破壞的方法。

進行方式:

1.以第六冊康軒版國語第三單元探索大自然〈台灣山椒魚〉為主軸,先帶領學生了解台灣山椒魚。
2.藉由文本探討,讓學生明瞭山椒魚的棲地、綱目分類、名稱由來、外型特徵、運動方式、食性、繁殖方式,甚至是面臨絕種的危機…等
3.輔助網路上介紹山椒魚的相關影片,透過動態影片的呈現,讓學生對於山椒魚有更具體深入的認識與了解。
4.教師透過多媒體,呈現台灣多樣化的動物生態,引起學生興趣,再讓學生尋找搜尋自己喜愛的動物資料,並以告示牌形式,製作動物檔案。
5.將此教學活動所習得的知識與體悟,透過整理與歸納,製作繪畫,讓學生學習公開發表與上台分享。
6.讓學生專注聆聽之餘,更加入討論歸納,分享具體愛地球的方式。

成果描述:

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本,讓學生逐段理解文本內容的段落大意
2.藉由相關影片的欣賞,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針對影片內容參與討論,並能理解山椒魚各個面向。
3.透過課間師生互動與討論,以及學生課餘時間查找資料和整理,讓學生製作動物告示牌,加深學生對野生動物的了解。
4.讓學生透過互相分享聆聽、討論歸納,共同找出愛護地球的方式。

實施心得:

地球是一美麗的行星,表面大部分都由海洋覆蓋,少部分是陸地。但由於圍繞太陽轉動,又有大氣層的保護,是太陽系中最適合居住的寶地,也孕育著無數生命與物種。身處其中的人類是何等的幸福與富裕。
    本教學活動的設計,希望讓學生可以從了解地球動物著手,藉由對於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了解,對於生存環境危機的認識,引發出愛動物愛地球的情懷,並對地球與生存環境的保護盡一份心力。

學習者心得:

1.我覺得為於亞熱帶的台灣,竟然也有過冰河時期,真的好神奇喔!
2.山椒魚真的有胡椒味嗎?真的好想體驗看看!
3.我喜歡動物告示牌的活動,讓我知道更多動物知識了。
4.我們一定要好好愛地球、保護地球,不然連人類最後都會了無家可歸。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老師分享。
    老師藉由課本文本的認識,先讓學生知道山椒魚的相關知識,並透過圖片引起學生對於台灣生物的好奇心,藉此讓學生分組學習,編製生物特色海報,向大家分享野生動物的生態。
    教學過程中,老師除了讓學生從了解到產出海報,也在教學脈絡中種下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培養學生環境素養。
    建議老師可以將課程脈絡用圖示展現,下一次可以針對過程再做編修,然後學生的海報若經費許可,也可以製作成特色海報張貼或集結成冊,傳遞給下一屆學弟妹。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6-1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