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紅蘿蔔田~好吃的紅蘿蔔!
- 環境議題:綠色採購與消費
- 執行方法:實驗、實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0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楊玉靜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3/2/23~2023/5/30
- 參與人數:9
目標:
1.學習種植紅蘿蔔。
2.認識紅蘿蔔及了解紅蘿蔔的營養價值。。
3.動手做料理,體驗烹飪的樂趣。
4.品嘗各式紅蘿蔔料理,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5.培養感恩與惜福的生活態度。
進行方式:
1.透過繪本"兔子的紅蘿蔔田"引發幼兒的興趣,揭開紅蘿蔔的小秘密。
2.進行小農夫活動:
(1)準備各種種植的工具及材料。
(2)幼兒在教室前運用花盆、培養土進行紅蘿蔔種植。
(3)每天觀察、紀錄與照顧小小紅蘿蔔田。
3.進行"紅蘿蔔在那裡?"活動:
(1)展示從市場與生鮮超市所購買的紅蘿蔔。
(2)比比看,哪裡不一樣。如;擺放的場所、外觀、購買方式、包裝等。
(3)引導幼兒觀察,生鮮超市買的紅蘿蔔袋子上的標示,老師念出上面的資訊,詢 問幼兒聽到了什麼?這些資訊在市場的蔬菜攤上可以得知嗎?(市場需要詢問,老闆知道會告訴我們,有的不知道就不會說)
(4)統整幼兒的想法,並引導幼兒認識紅蘿蔔的構造及營養成分。
4.進行"好吃的紅蘿蔔料理"活動:
(1)紅蘿蔔汁、紅蘿蔔炒蛋、涼拌紅蘿蔔、紅蘿蔔燉肉、蘿蔔派。
(2)邀請幼兒一起準備食材。(清洗、削皮、切塊、刨絲、切丁...。)
(3)與幼兒一起進行烹煮料理。
(4)品嘗好吃的紅蘿蔔料理並分享感受。
(5)收拾與整理(將清洗過蔬菜的水倒到小小紅蘿蔔田、削下來的皮放到教室前的小菜圃進行堆肥。)
5.紅蘿蔔收成了!
(1)欣賞農夫收成的影片。
(2)討論收成的紅蘿蔔如何料理或安排。(如:帶回家與家人一起煮紅蘿蔔炒蛋、回家繼續種植、製作紅蘿蔔沙拉...)
(3)採收"小小紅蘿蔔田"-拔出、簡單清潔、修剪紅蘿蔔葉、裝袋。
6.綜合活動:
(1)分享種植紅蘿蔔的心得與感受。
(2)延伸~下次可以種什麼?(芋頭、馬鈴薯、花生、蕃茄、豆薯...)
成果描述:
1.幼兒對於紅蘿蔔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勇於接受紅蘿蔔的味道。
2.透過種植紅蘿蔔,幼兒對於我們的環境、土壤、植物有更進一步的關懷,能運用友善的方法及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一起來愛護與友善對待我們的環境。
實施心得:
進行種植紅蘿蔔時,幼兒的參與度極高,親自鬆土、播種、覆土及澆水,每天上學時總會去觀察自己的紅蘿蔔田,幼兒間討論的話題也總是繞著紅蘿蔔,真是好不熱鬧啊!
當紅蘿蔔種子發芽冒出新葉時,幼兒們興高采烈的七嘴八舌,分享自己的發現,原來紅蘿蔔的葉子形狀、大小真特別;種植約3周後,幼兒觀察到許多紅蘿蔔嫩葉竟然都不見了,大家緊張地找尋線索,搶救紅蘿蔔,原來是被麻雀吃掉了,後來幼兒想了一些補救的方法,就是在小小紅蘿蔔田架設網子,這意外的小訪客,為我們的活動增添了小火花。
透過一道道紅蘿蔔料理的品嘗,幼兒們對於紅蘿蔔接受度提升許多,也從烹煮及品嘗中了解植物收成的不容易,進而感恩農夫、環境及土壤。
種植約三個月最後收成時,幼兒們拔出自己的紅蘿蔔,臉上盡是驚喜與歡笑,雖然僅看到小小的紅蘿蔔,還是非常有自信說出,想要為自己的紅蘿蔔變身(如:回家繼續種、變紅蘿蔔炒蛋、紅蘿蔔沙拉、紅蘿蔔燉肉...),幼兒們真是太棒了!
學習者心得:
1.透過種植紅蘿蔔的活動,愈來愈喜歡土壤及親近大自然。
2.藉由烹煮及品嘗紅蘿蔔的活動,越來越喜歡紅蘿蔔,並了解其營養價值對人體的好處。
3.謝謝大地提供給我們食物,應要愛護我們的環境,更友善的對待。
4.謝謝農夫們辛苦地種植、感謝運貨的司機及賣菜的攤販(超級市場),食物得來不易,我會好好珍惜食物不浪費。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