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34
葉片數:3
澆水器:0
推薦提報

評分項目

2
3
3
3
4

湧蓮祈福、糕餅飄香~ 走讀河上洲

發表日期:2024-12-24
發表人:Derek

認識社區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7 覺知人類的發展需要地球環境和生態資源的支持
  • 策劃/執行人:教務處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12/10~113/12/24
  • 參與人數:160

目標:

1.認識蘆洲區歷史久遠的古廟「湧蓮寺」及在地傳統餅舖「龍鳳堂」。
2.關注在地人文歷史、宗教文化;傳遞親近鄉土、保護古蹟的觀念。
3.理解蘆洲是神將的故鄉,配合蘆洲神將文化計活動。
4.了解並尊重不同群族、不同宗教文化共存的事實。
5.了解傳統囍餅的製作及餅店存續的困難。

進行方式:

1.於課堂上先介紹湧蓮寺的由來及建築特色。
2.實地走訪「湧蓮寺」、「龍鳳堂」,預約專人導覽。
3.學童動手DIY製作「小鄧餅」。
4.蘆洲湧蓮寺學習單

成果描述:

1.知道湧蓮寺的由來及傳統廟宇的建築特色。
2.了解在環境的變化、人文遞嬗下留下的歷史軌跡。
3.透過「蘆洲湧蓮寺」學習單,對於在地廟宇有進一步的認識。
4.邀請湧蓮寺志工進行專業導覽,實際走訪參觀,增加對觀世音菩薩及國姓爺等神祇的認識。
5.邀請龍鳳堂製餅師傅介紹彌月餅由來,示範傳統糕餅製作,每位學生能完成自己的「小鄧餅」。
6.完成蘆洲湧蓮寺學習單、闡述參訪心得。

實施心得:

1.透過導覽人員的說明,讓原本只會跟爸媽來廟裡拜拜的學童,也能了解傳統廟宇的建築特色、認識供奉神祇的意義,並透過故事的聆聽,讓歷史人物活了起來,神像不只是神像,增添學習的樂趣。
2.聆聽餅舖師傅的解說,了解傳統餅舖在湧蓮寺附近存在的意義,配合蘆洲地理環境、知名人物(鄧麗君)的介紹,進而動手DIY,獲得嶄新的學習體驗。
3.學生的學習透過實地走讀,不再只是侷限在書籍上、課堂上,而是走出教室、走出校園、結合社區。
4.增加學生對家鄉的認同,因認同而尊重不同的文化,因實際走入而產生感情融入關懷,達成愛鄉土、愛護環境的目標。
5.配合五上社會課第二單元:漢人的宗教信仰,了解宗教信仰和社會制度的異同。

學習者心得:

1.湧蓮寺除了祭拜觀音菩薩,還有文昌帝君、月下老人等一堆神明,居然還有鄭成功的雕刻,全台只有三座。
2.原來許願池裡的鯉魚象徵吉祥、五隻蝙蝠還有五福臨門的意思,。
3.都不知道湧蓮寺裡還有這麼多神明、這麼多故事,下次和爸媽來拜拜一定要向他們介紹。
4.我們親手做的小鄧餅,是為了紀念歌手鄧麗君而發明的獨家甜點。
5.原來是祭拜時會用到糕餅,才助長了湧蓮寺附近的糕餅業蓬勃發展。
6.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座純金打造的金觀音,還有金觀音的眉心用的是鑽石喔!

補充:

一、本活動分12/10、12/17、12/24三梯次,每次2個班級,共6個班級實施。
二、因為五下的社會課程內容有提到宗教信仰、建築特色與【來去龍山寺】活動,想在不增加原有老師課程壓力的前提下以此來做跨域與走讀,只是將龍山寺改成蘆洲當地的【湧蓮寺】,除配合電腦課已經在教的PPT做一個資料搜尋與整理,並實際帶他們到湧蓮寺走讀一趟,再搭配蘆洲在地餅店【龍鳳堂】的介紹,讓學生更樂在其中。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這次的走讀能順利完成,師長們背後的精心規劃功不可沒,讓學生對廟宇的認識除了「拜拜」還有許多文化與生活層面的探討,確實是極有深度、超越教科書內容的戶外學習。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12-29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