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減塑大作戰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學習服務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0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葉和昌、蔡慧玲、邱筠茹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2018/03~2018/04
- 參與人數:120
目標:
一、導讀齊柏林導演「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第三章:海)」及播放「看見台灣紀錄片」讓學生感受海洋的美麗與哀愁,傳達減少塑膠垃圾才是拯救海洋生態的關鍵。二、參加學校舉辦的「淨塑、減塑我最行」闖關活動,讓學生了解海洋美麗的生態,及所遭遇的汙染問題,並減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製品。三、海山親師生參加「萬金海岸減塑、淨灘齊步走」的活動,以實際的行動,撿拾海灘垃圾,並將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透過行動為地球環境盡一分心力。四、透過課堂討論與心得分享,學生能逐步養成習慣,自備環保杯、環保袋,做好塑膠減量與資源回收,以實際行動來愛護地球海洋生態,時時感恩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美好環境。
進行方式:
一、透過2013年齊柏林導演拍攝「看見台灣」的高空照片及紀錄片,讓學生看到台灣海洋的全貌,由空中的角度,見識到台灣原本美麗的海洋因為人類製造大量的塑膠垃圾及將垃圾掩埋場設置在海岸邊等不當行為而改變樣貌,累積了一道道的傷痕,而這些照片對學生造成震撼及危機感。老師則透過問答討論,使學生體認原來塑膠垃圾對海洋生物造成如此嚴重的傷害,進而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塑膠袋。二、帶領學生參加學校舉辦的「淨塑、減塑我最行」闖關活動,環教老師以其與大海相處的親身經歷,運用風趣的肢體語言,提出響應環保早餐、支持環保旅遊、加入淨灘行動、出門自備環保袋等四大議題,積極的向學生訴說有關海洋的美麗與哀愁,並透過機智搶答,讓學生了解海洋汙染問題,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三、海山親師生參加「海湧工作室」陳人平先生帶領的「萬金海岸減塑、淨灘齊步走」活動,以實際的行動,撿拾海灘垃圾,學習將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瞭解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塑膠產品,並將塑膠資源再次利用,讓大家都能為地球環境盡一分小小的心力。四、叮嚀學生每天能從早餐開始,自備環保杯、環保袋、環保筷。全班則集思廣益訂立海洋減塑宣言,宣誓「用心減塑護海洋」,並每天一起朗讀,養成習慣,以實際的行動來愛護地球海洋生態。五、在海洋減塑活動的過程中,引起孩子的同理心,老師提出問題,學生透過分組討論、交換意見、上台發表等歷程,培養「減塑好生活」的習慣,並使學生真正學會珍愛自然海洋生物,共同用行動來愛護地球。
成果描述:
一、採取多面向而豐富的方式,使學生能深度學習。包括:導讀並收看「看見台灣」紀錄片、參加學校舉辦「淨塑、減塑我最行」的闖關活動、親師生參加「萬金海岸減塑、淨灘齊步走」的活動、養成撿拾垃圾並分類的好習慣、日常生活中使用環保用品、分組討論及發表等方式,讓學生體會減少塑膠用品就是愛護海洋生物的具體表現。二、透過一連串的認知、體驗與分享,讓學生發現自己平日製造了多少的塑膠垃圾,經過實際觀察、體驗與行動,深入感受海洋生物遭受到的無情威脅,其實牠們並沒有傷害人類,但是人類隨手製造的垃圾,卻傷害了牠們。最後,學生能逐漸養成習慣,透過日常生活中減少塑膠產品的使用,自行攜帶環保杯、環保袋,發揮一己之力影響身旁的人,大家共同為海洋環境盡自己一分小小的心力,讓「減塑生活」成為孩子的信念,進而保護大自然的生態。
實施心得:
塑膠製品真的很可怕,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會接觸到塑膠微粒,對自己的健康影響很大,也造成生態浩劫。海洋的美麗與哀愁,位在台灣另外一側的太平洋,海上垃圾面積約是台灣面積的40倍大,而太平洋的中途島,每年約有20萬隻信天翁因為誤食塑膠垃圾,以致無法消化而活活餓死。基於此,齊柏林先生原本計畫深入台灣附近海域拍攝海洋垃圾的實際情形,希望大家能重視海洋中的汙染問題,但卻在一次的任務中不幸身亡,令人扼腕。我們普遍認為只要把塑膠垃圾送上垃圾車就是完整的處理,事實上,台灣的垃圾掩埋場距離海岸1公里內的就有102座,卻因維護不當,這些垃圾常常經由大浪被帶回海中。我們一時隨手方便而使用的塑膠袋,卻要用一千年以上的時間分解,不但嚴重威脅海洋生態,也因為食物鏈的因素,更反過來危害人類的生存。因此,透過活動帶領學生撿拾塑膠垃圾做好資源回收的工作之外,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自備購物袋、環保杯及環保筷,讓孩子知道只要盡心做環保,就能減緩地球海洋環境的破壞。透過一連串的課程,相信學生能在平時就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並影響自己的家人,共同為生態環境而努力。
學習者心得:
一、我不會再使用塑膠製品來傷害小動物,我們可以使用環保杯、環保袋來真正愛護地球上的環境。二、我覺得海洋很美麗,我不要製造太多垃圾,海洋生物要靠我們保護,謝謝海洋帶給我那麼多美好的回憶。三、從影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塑膠垃圾對地球海洋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嚴重傷害,我們真的不要再亂丟垃圾。四、我在海灘撿了瓶蓋、保特瓶、魚網、塑膠袋,這次的淨灘體驗活動讓我們知道自己平日製造出了多少的垃圾。五、我們應該愛護生態環境,如果過度使用塑膠,不但傷害許多動物,也污染了美麗的海洋。六、我們不應該短視近利,海洋生物吃到塑膠好可憐,我們應該更尊重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七、我應該感謝每一位愛護海洋的人,今天老師帶著我們減塑,資源回收再利用,我覺得很有意義,也是一個很棒的體驗。八、我從新聞報導看到中途島上的信天翁因誤食海洋垃圾大量死亡,也透過這次活動驚覺塑膠垃圾猶如連環殺手,無法分解,最後受害的將是人類本身。九、我現在出門都會自己準備環保杯、環保袋,我覺得這就是愛護環境最好的方式。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