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83
葉片數:4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5
4
3
3
3

動物通緝犯

發表日期:2022-07-01
發表人:laner

外來物種
  • 環境議題:外來物種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laner
  • 動機: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04/27
  • 參與人數:26

目標:

1.配合四年級自然科學單元三「昆蟲家族」,活動三「昆蟲與環境」教學活動,延伸教學活動「動物通緝犯」影片。
2.能知道外來種對生態生態造成重大的影響,變成外來入侵種了,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問題。
3.能了解外來種對生態環境生物的生存隱憂,外來種會帶來許多生態浩劫,知道後就必須身體力行不亂飼養外來品種生物。
4.能知道外來種事是動物通緝犯的動物,只要人類飼養動物的觀念改變,不要隨便棄養就不會有這些問題,進而能維護生態環境。
5.透過觀賞影片教學內容,告訴學童學習愛護動物,並且能尊重動物生命的道理,發揮人類的愛心,人類可以從保護動物最基本做起。

進行方式:

1.利用資訊網站搜尋有關「動物通緝犯」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aYIBsIaZzY,讓學童認識外來種對生態生態造成重大的影響。
2.進而知道外來種事是動物通緝犯的動物,只要人類改變飼養動物的觀念,不要隨便棄養就不會有這些問題,進而能維護生態環境。
3.以綠鬣蜥作為引起動機教學,讓學生對於外來種動物議題產生興趣,並利用觀看影片方式,介紹說明外來種對台灣生態環境的威脅,並提問讓學生思考、發表,最後歸納講述內容的重點。
4.由老師詳細說明影片內容,並適時補充相關知識,讓學童了解那些外來種會造成生態浩劫。人類不能因自己的喜愛飼養外來種,任意飼養能不要養,就不會有這些問題。
5.能知道這些外來種的入侵,都是『爬蟲通緝犯』,這些外來種會造成生態環境困擾,再與學童討論影片相關內容進行教學。
6.看完片後先請小朋友回答相關問題,再發下學習單習寫相關內容。

成果描述:

1.學生能透過影片介紹認識外來種的動物有哪些,例如常見的:多線南蜥、琵琶鼠、美洲大牛蛙、綠鬣蜥、巴西龜、擬鱷龜、輻射龜,牠們的外觀特徵、生活習性來辨識外來種的特性。
2.學生能了解外種會危害本土動物,成為生存的天敵、人為影響干擾衍的習性。
3.透過影片教學說明所謂的外來種,就是原來不是生活在這一個地區的生物,經由人類利用各種管道被引進台。
4.然而這些外來種因為沒有天敵、適應能力比較強,於是就在台灣野外建立龐大的族群繁衍後代,對整個生態樣貌,造成嚴重的影響,於是就形成外來入侵種,影響本土生物的生存環境。
5.告訴學童有些爬蟲類寵物,小時候超可愛但是長大以後,超級巨大無比,沒地方可以讓牠們成長空間,就只能走上被棄養的命運,例如:綠鬣蜥、擬鱷龜都是如此。
6.能認識知目前在談灣生態環境,出現的綠鬣蜥為外來種,外來種的隨便引進飼養而棄養,就導致當地環境生態的浩劫。

實施心得:

1.並先簡單扼要說明外來種,就是原來不是生活在這個地區的生物,經由各種可能的管道被引進台灣地區,影響到整個生態環境受到威脅。
2.利用影片教學認識外來種相關知識,讓學生認識外來種入侵,是人們任意飼養外來種,能不要養就不會有這些問題;懂得尊重正視愛護動物的生命。
3.藉由此影片教學一起探索外來種,對台灣本土生態動物的影響,進而學會愛護所有的動物的素養情操。
4.以綠鬣蜥作為引起動機教學,讓學生對於外來種動物議題,都很有興趣且積極投入發表分享。尤其前陣子回應積極台灣中南部綠鬣蜥「蜥滿為患」,在屏東萬丹鄉,有身長高達180公分,像「小恐龍」的巨型綠鬣蜥,趴在水泥護欄上做日光浴引關注,而該隻綠鬣蜥議題,新聞報導頗為頻繁,學生對此項報導回應積極。
5.能了解這種生物一野放,就無法斷根繁殖力太強,一隻母綠鬣蜥,一年可以孵出24到60隻左右,又沒天敵,繁殖能力太強大。綠鬣蜥頭尾體型粗壯,全長1到2公尺,壽命逾10年以上,因為人類的自私飼養及野放,已成為入侵種。
6.藉由影片觀看能了解養了動物就需要負責任,現在很多動物都是外來種,養動物時不能拋棄來傷害台灣的生物。
7.透過影片教學讓學童知道要減少飼養外來種,就可以減緩外來種的入侵。能不要隨便棄養,養了就需要負責任。並懂得愛護環境及保護動物的生存空間。

學習者心得:

1.學到松材線蟲從美國到台灣,很可怕讓松樹生病,他們的咬合力很有利,而松樹一片紅紅的就是生病了。
2.知道多線南蜥是以母的命名,有些會很紅很漂亮,是在東南亞來的,在綠島和小琉球都有外來種的生物。
3.學到琵琶鼠是南美洲、美國、加拿大在1978年被大家發現,因為人們放生讓台灣的生物分常危險,是水中界的通緝犯。
4.學到原來美洲牛蛙是從北美洲進來的牛蛙,牠也是數一數二的危害,牠會吃本土的青蛙,非常可怕,本土青蛙只有三分之一。
5.知道巴西龜小時候被當寵物,長大後會變成很大,就被棄養,因為很多人沒有足夠的地方養牠,就把他們棄養到水池裡,造成本土生物種浩劫。
6.能了解到現在很多動物都是外來種,養動物時不能拋棄來傷害台灣的生物。不要養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不要隨便棄養,養了就需要負責任。
7.學到垃圾魚是從南美洲來的,牠會清除海底的垃圾,所以我們叫牠清道夫。
8.綠鬃蜥小時候吃一些小蟲子,等長大後是吃素,也很兇悍,咬合力很強。擬鱷魚龜看到東西晃來晃去就想去吃。
9.知道輻射龜最好不要放生,也不要捕捉業生動物,更不要把國外的野生動物帶到台灣養。
10.知道養寵物,愛動物就是不要拋棄動物。不要亂棄養任何動物,和傷害動物。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透過四年級自然科學單元與延伸教學活動影片讓學生知道外來種對生態生態造成重大的影響與隱憂的方式非常好 學生也從學習單的撰寫與省思中更能深刻體會外來物種帶來的影響 也知道有時人類也對於外來物種的引進與繁殖也須負相關責任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2-07-30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