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滿山城-鹿谷
- 環境議題:綠色生活
- 執行方法:閱讀或講故事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7 覺知人類的發展需要地球環境和生態資源的支持
- 策劃/執行人:洪培珊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2/4/25-2022/5/8
- 參與人數:21
目標:
1.認識自己居住的家鄉生活空間,理解都市與鄉村的特色與之間的交流狀況。
2.能認識與體會農村、山村和漁村的景觀特色與產業型態,能欣賞與感受不同地域的優點及生活特色。
3.能聆聽他人的分享,能說出鄉村生活方式與生活地域相互影響所產生的特色,並進一步引起愛鄉情懷。
進行方式:
根據翰林版社會第二冊第二單元〈都市與鄉村的生活空間〉,與國語第六冊第五課〈茶鄉鹿谷〉文本,配合網路相關自然環境與生態保育影片,讓學生了解鄉村特有的景觀,引導學生透過觀察、討論與分享,更進一步了解家鄉的產業與經濟型態。
成果描述:
1.配合老師的提問,讓學生透過觀察、討論與發表,歸納出都市與鄉村的區別,以及其各自所具有的特色。
2.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本,能依據所處地理自然環境的差異,分析歸納鄉村的類別、產業與產業特色。
3.透過茶鄉鹿谷的介紹,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山村茶樹的生長條件、茶葉的製作步驟、品茶的方式與禮儀,增廣了學生更豐富的生活體驗與生活情趣。
4.讓學生透過閱讀理解整理出相關文本的心智圖,更加精確掌握文章的種點,並把心中所夢想的茶鄉繪製下來。
實施心得:
「家鄉」對每個學生而言可以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語詞。很多的孩子對於自己土生土長的家鄉並不如大人預期中的那般熟悉,甚至由於3C產品的發達,很多孩子往往花了很多的時間沉浸在網路世界中,反而對於與自己切身相關的生活周遭環境,缺乏深刻的認識。本教學活動的設計,讓孩子可以透過學習與體驗,更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家鄉,認識家鄉的產業,體驗生活與享受生活,期望觸動孩子對所處土地的愛惜情懷。
學習者心得:
1.這個單元的課程教我怎麼製茶、品茶,我覺得收穫很多。
2.我覺得茶樹的葉子能夠透過製茶的步驟,變成香噴噴的茶,真的很酷!
3.我覺得上了這課,讓我知道如何喝茶品茶,也認識了聞香杯,收穫很多。
4.上了這個課程,讓我知道茶樹不是整棵樹的葉子都能製成茶葉,也了解了茶樹的生長條件,判斷好茶,真好!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