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仔推廣原生物種~臺百種植提醒
- 環境議題:原生植物保育與推薦
- 執行方法:學習服務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李彗菱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10.14
- 參與人數:6
目標:
1.除了能辨識、推廣介紹臺灣百合外,能知道如何種植及照顧臺灣百合。
2.知道如何提出臺百的種植問題並找出答案。
3.能在推廣介紹臺百時,解答種植臺百的相關疑問。
進行方式:
1.老師請學生回想上次推廣臺百時,來賓詢問哪些有關於種植方面的問題。
2.將這些問題記錄下來,分類並找出對應的答案。
3.各小組間相互驗證彼此找到的答案是否正確,並整理成種植提醒。
4.設計及完成海報,練習進行導覽介紹。
成果描述:
1.在經過分類討論後,列出了7、8個問題,如:「要種多久才會開花?」、「開花時能開多久?」、「一次可以開幾朵花?」、「要怎麼照顧它?」
2.針對問題查找資料,也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之前沒有注意的事。由於校內的臺灣百合大多一株開一朵花,所以在找到《曾有過開100朵花》的資訊時,大家都驚呼連連,覺得自己對它的認識太少了。
3.查找資料時,知道百合的麟莖可食用、且具有藥效時,再次體認到生活周遭的植物都各有其特色與妙用。
實施心得:
1.上次推廣時學生都能說出臺灣百合的外型特色及花期,但被問到有關於種植方面的問題時,卻不知該怎麼回答,所以透過討論、蒐集資料的過程,讓學生能對臺百有更清楚的認識。
2.在查詢適合臺灣百合生長的氣溫時,學生驚奇的發現,原來太冷(低於5度)太熱(高於30度)臺百都會休眠,而不是大家原先所認為的冬季才休眠。
3.相信經過這次的資料查找,學生們對於臺灣百合能更有認識。以後進行推廣解說時,不再只是對於外型的介紹,而更能如數家珍的侃侃而談。
學習者心得:
O翰:原來臺灣百合大多是開到2朵花,甚至曾有過開100朵的紀錄,真是太驚人了。
O汎:經過這次的課程,我知道種植臺百要用什麼樣的土質、要澆多少水,什麼溫度最適合它生長。
O潼:我最喜歡臺灣百合和巴冷公主的故事,也知道臺灣百合代表著純潔的意義。
補充:
10.25恰逢大成國小到校參訪,學生在進行臺灣百合的介紹時,就將相關種植提醒提補充到原有的導覽內容中,獲得參訪來賓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