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樹的第一步
- 環境議題:綠色生活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J31 認識大自然的淨化能力及環境承載。理解人類良好生活環境的權利,維護環境權。
- 策劃/執行人:陳錦綿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101001~20211230
- 參與人數:30
目標:
1.理解樹的生命機制與樹對話
2.了解植物生長過程,學習照護植物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並於生活中實踐
進行方式:
1.觀看影片【樹呆子小學堂】瞭解樹,是愛樹的第一步
2.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觀後討論
3.完成尋找校樹學習單-認識校園中的樹木
4.教師準備菜苗請學生利用課間在花圃種植蔬菜,觀察植物的成長並體驗種菜的樂趣
成果描述:
1.學生看完影片討論並能說出樹與人一樣有生命的需要呼吸才能長大能夠感受生命存在
2.利用下課時間走訪校園認識校樹並完成學習單
3.學生種菜,由小小菜苗種起,經常澆水與施肥經過了一段時日發現菜苗慢慢長高了,照顧得很好,綠意盎然也可以美化校園
實施心得:
1.學生看完影片並能親自去認識觸摸校樹關懷樹木。
2.學生知道植物的生長要素,最重要的是水,在氣候變遷劇烈暖化造成之下,缺水問題嚴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提醒學生從生活中做起可利用拖地後的水澆灌植物。
3.種菜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興趣的任務,固定澆水拔草施肥,學生藉著學習照護植物與植物對話感受生命的成長
學習者心得:
翁生:這次課程認識了校園中許多樹木,,我認識了有鳳凰木,楓香,台灣欒樹,茄苳
這些樹都長得很高大
余生:這次除了認識校園植物外,老師要我種菜,我真的很高興因為沒種過,現在看見這些菜苗長大了,讓我很有成就感,在過一些日子等到花椰菜可以收成的時候,我們的午餐就可以加菜了,收穫不少
林生:我的掃地工作負責外掃區,外掃區有一排行道樹,時常有落葉,上了這堂樹的課程,讓我明白了樹的生長機制,樹與人一樣需要養份,根吸收水及氧氣才能呼吸生長,發芽及葉子,有葉子後呼吸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在製造出人所需要的氧氣,影片講師說人只要把鼻子捏住10分鐘不要呼吸身體會是冰冷的,就是因為沒有呼吸到氧氣沒有能量,樹也與人一樣是有生命的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