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43
葉片數:3
澆水器:1

評分項目

2
3
4
4
3

實地考察-野柳地質公園

發表日期:2019-10-29
發表人:sing

海岸海洋海島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J29 認知生態的價值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 策劃/執行人:林晉緯/社會科領域教師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很困難
  • 實施期間:2019. 10. 18(五)
  • 參與人數:150

目標:

1.認識野柳地質公園的地質特色及地形演育
2.增進學生對於海岸環境的認識
3.促進學生對海洋資源與保育的關懷

進行方式:

1.教師事前製作實察手冊,規劃半日的野外考察活動。
2.事前先將手冊發放給班級每位學生,並且安排行前說明會(約10分鐘),具體說明當天考察的重點項目、行前須知、必備物品等。
3.實察當日設計定點解說,並且在行進間實際說明當地微地形的發展及特色。
4.此外教師亦鼓勵學生,若看見任何觀光客遺留的垃圾,請隨手拾起,丟到垃圾桶中。

成果描述:

學生除了藉由地理課程學習到臺灣北部海岸的地形特徵,以及在地球科學課程當中習得臺灣的地質、岩石、礦物及地形作用力之外,更能進一步走進大自然中,親身體驗海洋。
為了避免走馬看花,教師特製作實察手冊,內容富有大量題目練習,並要求學生事後書寫一份心得回饋,作為教師教學省思與改善的具體參考。

實施心得:

每當在七年級地理課教授臺灣的海岸特色時,為了想辦法讓部分並未有相關旅遊經驗的學生能夠盡可能認識臺灣的自然環境,我必須藉由投影片將臺灣海岸地形的圖照秀給每位學生看。然而,即使透過影音資源,但效果仍不及帶領學生實地踏查來得更加印象深刻。
此外,為了能夠將學習效果最大化,我特設定在九年級帶學生出外考察,另一考量是欲結合地科的課程知識(九上第五課,地質),以便讓半日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
我將時間安排在段考結束後隔天出發,也可讓學生在結束考試的壓力與沈重心情,獲得另一種平衡。學生普遍反應良好,在沈重的課業壓力,能夠看見遼闊的大海,吹著海風,並且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進一步學習到跨領域的知識與技能,這是一場值得持續研發並努力的課程。

學習者心得:

謝謝老師事前花這麼多時間,不只帶我們出去,實際將野柳變成上課的教室之外,老師還做了一本實察手冊,讓我們真正能夠在戶外學到許多課內與課外延伸的相關知識。原來野柳的地質演育,經過了兩千萬年的時間。我們腳下踩的土地,是五六百萬年前蓬萊造山運動抬升而成的!更特別的是,課本當中講到的差異侵蝕,當我看到蕈岩時,突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此外,我覺得最棒的是,老師竟然安排在段考結束後的隔天,因為段考國文失常,心情超級難過,但一看到大海,突然心裡覺得很感動,於是我就在海邊大喊:「我下次一定會進步」,哈哈!大自然真的很療癒!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學校學習地理、地球科學知識的同時,學生並未能確實去了解北部海岸地形特色,透過實地走訪觀察、定點解說,讓學生認識環境的特色,開始喜愛家鄉環境,進而尊重、愛護環境。看到孩子的回饋,相信老師們也很開心!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9-11-0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