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島共和國國旗設計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文藝活動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劉錦慧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年11月
- 參與人數:27
目標:
觀看相關影片認識垃圾島共和國,環太平洋垃圾帶的嚴重性,危害到地球所有生物的生存,包含信天翁、海龜、魚類,塑膠微粒的問題,塑膠已經無所不在,塑膠微粒跟隨著食物循環、空氣循環回到人體。
認識環太平洋垃圾帶,了解人類製造出的環境問題不僅影響其他物種生命,進而危害到人類自己,然而不全然是悲觀的,荷蘭有科學家研發出海洋吸塵器,幫助清除海洋垃圾,
讓學生了解地球目前環境問題,而學生能從自身做起就是減塑生活。
宣揚環境保護理念,一群環境保護人士成立垃圾島共和國,這個國家有國旗、護照。
請同學設計垃圾島共和國的國旗,以圖像表現自己對此議題關注的面向。
進行方式:
一、觀看影片中途島、救援海龜的影片、環太平洋垃圾帶、荷蘭科學家製造出的海洋吸塵器。
二、討論環境問題,自己和家人做的到的愛護環境的方法。
三、欣賞中華民國國旗,討論國旗設計的意義,簡潔但包含最重要的理念,顏色的象徵意義。
四、使用A4紙開始創作圖像,自由選擇上色材料。
五、自願的同學上台發表國旗圖像的象徵意義。
六、展覽觀看每個同學的作品,並分享自己最欣賞誰的作品。
七、國旗作品布置在教室展覽,期望孩子將減塑觀念落實在生活中。
成果描述:
結合視覺藝術課,學習圖像簡化的方法,國旗設計應該簡要明瞭,只凸出最重要的色塊。
學生創作出的圖像,彷彿他可以體會動物的痛苦,環境問題的嚴重,認識到塑膠將在海洋漂浮,終於成了一的比台灣大非常多的國家。
每個同學關心的角度不同,在展覽時可以看到彼此的不同,也可以學到不同的設計方法。
實施心得:
學生會選擇自己最印象深刻的部分進行國旗設計,例如更關心動物生命的孩子會選擇畫海龜,並把它們擬人化,感同身受他們的家園被破壞。
也有學生驚訝於海洋吸塵器可以真正潔學海洋垃圾的問題。
在我宣揚環保觀念的同時,不只帶孩子認識到環境變糟的取向,更要和他們分享地球正有其他科學家所做的努力,期待真有孩子能有這樣回饋地球、保護地球的心,長大能用自己的專長,研發這類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機器或器材。
學習者心得:
同學一:海龜很可憐,鼻子被吸管插到流血,請不要破壞牠們的家。
同學二:海洋吸塵器可以吸走很多垃圾,一直吸總有一天可以清完全部垃圾。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