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057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2
3
2
2

拒絕噪音!我是護耳小尖兵!

發表日期:2022-01-11
發表人:雪倫

噪音
  • 環境議題:噪音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8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文學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值
  • 策劃/執行人:劉欣怡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0.05.10
  • 參與人數:29

目標:

1. 能分辨噪音的種類。
2. 能了解過大的噪音會傷害聽力。
3. 能利用分貝計測量噪音大小。
4. 能控制自己不製造噪音干擾他人。
5. 面對噪音汙染,能採取適當的行動。

進行方式:

一、引起動機
(一)請學生說說日常生活中聽到的聲音。
(二)喜歡的聲音打勾:
請學生在健康課本第42頁上對自己喜歡聽到的聲音打勾。
二、發展活動
(一)什麼是噪音:
1.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挖土機、放鞭炮及敲鑼打鼓的聲音?
2.想想看,日常生活中你曾經聽過哪些你無法忍受的噪音?請學生發表。
(二)認識噪音:
1.播放動畫《認識噪音》
2.做到護耳的行為打勾:
請學生在健康課本第43頁上對自己有做到的護耳好行為打勾。
3.還有什麼方式可保護耳朵,請學生發表。
(三)失去聽力會怎樣:
1.比手畫腳:
請學生上台表演,不能說話,運用肢體動作讓台下的同學猜出題目。
2.請學生發表耳朵聽不見對生活有什麼不方便呢?
三、綜合活動
(一)是非大挑戰:教師以《拒絕噪音》簡報出題,請學生以手勢回答「對」或「錯」。
(二)重點歸納:耳朵是我們人體的重要器官,要好好保護它。生活中難免有噪音產生,可採取行動因應,並期許自己不製造他人不喜歡的噪音。

成果描述:

學生對聲音很有興趣,看到聽到影片中的垃圾車音樂聲、選舉競選車隊聲音、演唱會的尖叫聲、鋼琴聲、隔壁鄰居罵小孩的聲音……等,都非常有共鳴,學生藉由此課程明白聲音分貝過大即可能形成噪音,噪音可能傷害聽力或影響他人心理狀態,因此對噪音採取適當的行動及保護耳朵措施是必要的。課程結束之後,看到小朋友在搬動桌椅時能抬起桌椅移動而不是用拖拉方式,下課時也不隨便尖叫,儘可能輕聲細語交談,真的很棒!

實施心得:

日常生活中,噪音的存在很難避免,因此如何面對噪音及採取適當的行動很重要。耳朵可幫助我們聽到各式各樣的聲音,除了學習之外,有時耳朵還能幫助我們辨別危險,因此耳朵保健也是重要的一課。相信藉由此次課程,學生更能體會耳朵保健及拒絕噪音的重要性。

學習者心得:

1. A生:原來噪音會傷害聽力,我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耳朵。
2. B生:原來噪音可以用分貝計來測試,下次隔壁的工地施工時,我可以利用它測量一下噪音的大小。
3. C生:下次我遇到噪音汙染時,我可以選擇摀住耳朵、戴上耳塞或關上門窗。
4. D生:我要儘量不製造噪音,保護他人也保護自己的耳朵。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和空氣污染對全人類危害重大一樣,噪音也是造成污染環境與人類健康 的源頭,教師用心針對噪音汙染問題進行教學,帶領學生認識噪音的相關知識,了解拒絕噪音與不製造噪音污染環境的重要性;在教師的指導下,相信能夠強化學生對於噪音污染相關議題的關切,促進對於噪音污染議題的認知,期待透過這個課程,可以讓學生省思噪音所帶來的危害污染,並且設法用行動改善噪音污染,落實保護環境的行動。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2-01-19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