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273
葉片數:10
澆水器:0
推薦提報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5
5
4
5
4

新店在地茶文化

發表日期:2021-04-13
發表人:yoyo

土壤污染
  • 環境議題:土壤污染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29 覺知人類發展〈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蕭斯淇
  • 動機: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容易
  • 實施期間:3/29~4/9
  • 參與人數:270

目標:

1.樹木對於人類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讓小朋友了解樹木的重要性,先從校園樹木、再到新店特色,由於新店地區經濟發展因素,在地文山包種茶盛行,要如何在經濟及愛樹之間取得平衡。
2.農藥噴對土地造成的破壞,台灣愈來愈多的茶農改以「自然農法」來種茶,展現對土地的尊重,讓小朋友了解,友善對待土地,大自然也會回以厚報。
3.結合愛樹及在地文史,本校校本課程就是希望孩子藉由認識新店在地文史,使他們生活經驗和土地產生連結,進而熱愛新店這塊土地。
4.新店地區以文山包種茶聞名,讓孩子了解在地的文化及現行是如何保育土地。

進行方式:

1.了解樹木的重要性,及現今人類社會為了生活所需、擴展居住面積,進而過度砍伐森林,造成生態破壞,讓孩子先從校園的樹木開始結合生活經驗。
2.校本課著重新店地區土地開發史介紹,此次綜合課程特別拉出茶文化主題。
3.介紹新店茶的料理,讓孩子產生共鳴,並且實地體驗利用在地茶葉、校園的樹葉製作茶染。
4.利用影片介紹、志工講解、繪本進行、校園樹木大搜查,跨領域橫向連結多項課程。

成果描述:

1.孩子們其實從日常生活中也都理解愛樹的重要,但"知道"不代表孩子們會去"愛",本校校本課程是希望從孩子熱愛新店這塊土地開始,因為"愛"人類在面臨環保跟經濟發展時會就會有所取捨,特別是經濟活動會造成山坡、土地開發傷害,若孩子知道自己從小生長的地方、店家,有著怎樣演進的歷史,前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建造出他們現今生活的環境,本次茶文化課程希望配合學校特色課程,讓孩子喜歡新店這塊土地。
2.貓空這地方新店的孩子們常常去,故此課程發想就是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讓他們理解茶樹及認識茶樹,引導他們思考經濟和土地愛護間要如何取得平衡。
3.讓孩子使用在地茶樹,製作茶染,不只心靈滿足,動手做更讓孩子們印象深刻。

實施心得:

如何去愛土地、愛我們生存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不然環境保育只會淪為口號,孩子們在本校校本課程的串連下,國語欣賞在地文人創作、社會學習新店在地發展、結合綜合課程、藝文課程,希望本校的孩子在六年的浸潤式學習下,能夠發展出愛土地、愛護環境及環境永續,以學校為根基,拓展學生愛地球的情懷。

學習者心得:

1.最喜歡在校園樹下玩樂,若是都沒有樹,校園會很醜。
2.喜歡去貓空玩,茶料理很好吃,希望茶可以一直種下去。
3.茶染好玩,以後還希望可以多有活動。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從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的概念出發,透過學習者實際體驗,不僅學習者已學習到如何面對環境問題,也懂得採取環境行動,有效落實及推動環境教育。學習者心得之佐證照片完整,教學方式清楚明確,值得推薦。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1-04-26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