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祝福-一日小農夫:水稻田收割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林作逸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9.18
- 參與人數:20
目標:
1.透過學校種植水稻田期望能提升學生對環境倫理的認識,讓學生了解自然環境的重要性。
2.透過實際參與水稻田收割,培養學生對自然環境的尊重與感恩。
3.鼓勵學生走出戶外體驗農作活動,理解糧食生產過程與農民的辛勞。
進行方式:
1.帶領學生前往實際的水稻田參與戶外活動。
2.在活動進行前先由老師解說水稻的生長過程、收割的重要性,以及其對環境平衡的影響。
3解說使用刀具的安全及使用方法後,讓學生親自參與水稻田的收割工作,並從中學習農業技術與自然觀察。
4.活動後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分享心得與學習體會。
成果描述:
1.學生親身體驗水稻田收割的過程,了解稻米的生長與收割技術。
2.學生學習到糧食生產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聯,並開始關注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透過親自體驗勞動,學生增強了對農民勞動價值的尊重。
實施心得:
1.戶外教學讓學生有機會接觸真實的自然環境,增強了學習效果。
2.農業活動與環境倫理議題的結合,使學生能夠深刻體會自然與人類生活的相互依存關係。
3.學生的積極參與與討論證明此類做中學的活動對他們的環境認知有顯著影響。
學習者心得:
1.學生表示經過這次收割水稻體驗活動,他們更加理解了糧食來之不易,並且會珍惜日常食物。
2.自己動手下去收割水稻才能感受到農作的辛苦,同時也體會到大自然的美。
3.學生們普遍表示活動有趣且富有教育意義,期待能參與更多類似的自然體驗活動。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