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567
葉片數:8
澆水器:0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4
4
4
4
4

氣候變遷~節能減碳救地球 教育活動

發表日期:2024-10-11
發表人:雲想

節能減碳
  • 環境議題:節能減碳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J37 理解氣候變遷對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具體影響(生態、水資源、生活、健康、農業、地景)
  • 策劃/執行人:李天生/李天生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很困難
  • 實施期間:113.6.4、6.5、6.7共三節課
  • 參與人數:24

目標:

1.了解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的涵義,以及臺灣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的政策,透過” 《節能減碳》宣導動畫”、 ” 唐從聖 碳足跡科學原理動畫” 、”碳有價時代來臨 什麼是碳中和、淨零排放、碳費”等10部相關環保影片後,將內容轉化為學習單與圖表,以協助學生閱讀理解。
2.透過~多了解一點碳知識  (人間福報),從了解溫室效應、碳排放與造成全球暖化之各種層面探討出發,讓學生了解臺灣生態環境及社會發展面對氣候變遷的脆弱性與韌性,以及臺灣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的政策。
3.深究氣候變遷產生的衝擊有海平面上升、全球暖化、異常降水等現象。
4.全球暖化對生物的影響、推廣生態保護的環境教育概念,豐碩的教學教材以及經驗彼此交流,也讓綠色學校分享平臺更加多元、豐富,將減碳環境保護的態度、經由動手做及行動能傳遞給所有孩子們,落實減碳救地球之生態保育觀念。
5.新興科技的發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實際鄉土探查以在地農特、漁產品等產銷排碳量之計算,讓學生直接感受原來生活中產生可觀的碳排放量。

進行方式:

第一節:
1.藉由「北極熊的悲歌」等影片,引導孩子思考並探索我們人類在日常生活中製造出多少溫室氣體、進而污染所居住的環境,造成全球暖化的現象。
2.氣候變遷的原因包含自然因素及人為因素,根據氣候行動故事提出問題:
(1)造成全球暖化的原因是什麼? 
(2)二氧化碳氣體濃度對全球平均氣溫的影響、以致聖嬰、反聖嬰等極端氣候之頻率增加。
(3)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我們可以如何幫地球降溫?
第二節:
1.欣賞【碳足跡科學原理】等10部動畫影片。
2.學生多了解一點碳知識  (人間福報)及分享觀賞完環保教育影片之心得發表。
3.認識碳標籤。
4.介紹碳足跡,並實際計算碳排放量。
第三節: 
1.以臺灣2050淨零轉型四大策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及社會轉型)
  及兩大基礎(科技研發、氣候法制)等進行氣候行動之總結觀點。
2.完成「碳足跡科學原理」等教學影片及學習單,並分享個人心得,績優學習單彙集供同學參考。學校環境教育之基本在養成生活的態度與良好習慣,達愛惜資源、資源回收、減少全球暖化的目標,透過學生的參與,有效提升環境教育的概念,另外配合學習單的撰寫,讓學習者更加深化環境教育之內涵。

成果描述:

1.學生在欣賞「全球暖化悲歌,北極熊預測在本世紀中恐滅絕」看到瘦弱皮包骨的極地地區之北極熊、最後飢餓死亡、或者因融冰而覓食主要食物~海豹困難,甚至溺斃,深深感到震撼,這個即將消失的瀕危物種:北極熊,深度探討這些攸關生態健康的指標性生物物種,因為受到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與人類活動破壞下瀕臨滅絕,牠們一旦滅絕,代表著將從這個星球上永遠的消失,這近50年來,全球氣溫上升將近攝氏一度,北極海冰已經減少一半,當海冰消失,北極熊也會跟著消失之食物鏈影響性巨大。
2. 學生閱讀(人間福報)及多了解一點碳知識  利用課本二氧化碳歷年含量變化趨勢圖,說明工業革命後,人類活動使溫室氣體含量增加,溫室效應也增強。引爆全球暖化及節能減碳等議題之教學簡報初探,輔以相關減塑、新能源、新科技之淨零碳排目標學習、再加入實地在地農特產品從生產、運輸到販售整個碳足跡進行碳排放量之計算(以七股產地到機場再運銷到日本東京販售),可增加學生對於碳足跡~特別是二氧化碳氣體製造引發之溫室效應增強,進而全球暖化、甚至極端氣候變遷,產生人與自然、人與生物、人與社會及人與環摘環環相扣之深度影響。

實施心得:

本次教學活動共計三節課透過跨科單元~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單元,由融入「來自北極的一封信」及「低碳永續家園」等教學影片讓學生瞭解地球暖化,導致地球北極氣溫不斷上升,造成北極海洋冰層融化,對於北極熊的生存帶來很大的危機。
2.讓同學認識 「綠建材」、「綠建築」、「節能」、「省水」和「環保」等標章,並了解其ㄥ對節能減碳個有其功能及重要性。在建築或購買房子或購買物品時選擇有這些標示的材料與商品,就能夠有效的節能減碳,減緩全球暖化。
3.在核心主題~深度透視溫室效應、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登革病媒蚊如何引發的主因,及如何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並學習從實際生活中落實低碳生活,例如:多走路少開車、、多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少吹冷氣、多用節能標章之家電用品、使用電動車或氫能源之汽機車、不用一次性餐具、隨手關燈、多種植綠色植物(吸納二氧化碳)等,希望透過此三節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知道世界上很多人在努力減少自己的碳排量,我們也應該確實身體力行,培養減碳的生活習慣,並進而影響身邊親朋好友。
4.老師播放「能源村食物里程」影片讓學生理解食物里程 的定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CZFjCOXYNk食物里程(food miles)就是「食物從生產出來,直到運送至消費者手中的運送距離」 ~ 食物旅行碳足跡計算,http://www.foodmiles.com/里程食物操作網址(只要打上兩地的地點加上食物種類,即可算出。目前食物里程計算網址無中文版)
5. 由經「節能減碳」學習單,學生反思工業革命後,全球科技化的發展,讓人類的生活需求有大幅度的進步與改善,但我們所居住的美麗的 地球、自然環境卻漸漸消失。地球只有一個,當人類大類使用化石燃料(石油、煤炭)所製造的溫室氣 體、引發溫室效應增加、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水資源、電資源缺乏、加上雨林消逝後,身在地球 上的我們該何去何從呢?所以同學們,請試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徹底進行節能減碳、成為地球的保衛軍,朝向推動淨零碳排放行動方案,為地球公民盡自己一份心力吧!

學習者心得:

一、減碳知識大考驗:
	從自然節能減碳需要從日常生活做起,想想看,在食、衣、住、行、育、樂方面,可以怎麼做來達到減碳目標,請簡要描述?(績優發表之學習單同學)
1.黃O榛同學:
※食:多用水煮,清蒸方式、少吃燒烤食物(減少碳排放)
※衣:選擇天然纖維材料或環保衣物。
※住:隨身關燈、綠色建築;減少裝潢(節能有減碳)
※行:多走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騎腳踏車;電動車;油電車
※育:多了解空氣汙染及自我防護知識
※樂;少焚香;燒紙錢,使用環保炮竹
2.陳O欣同學:
※食:適用可重複性,可洗滌之餐具(如水壺、不銹鋼便當、餐盒等)。
※衣:多選天然纖維材料或環保衣物。
※住: 提倡綠建築。
※行: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氫氣車。
※育:多了解空氣汙染及自我防護知識,少量廢紙張。
※樂;多餐與環保活動、少焚香。
3.王O鈞同學:
※食:使用不銹鋼吸管、少吃牛肉(減少碳排放)。
※衣:多選天然纖維材料或回收保特瓶做衣服。
※住: 隨手關燈、關電源,建立災害監測及預警系統。綠建築、減少裝潢。
※行: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使用電動車、油電車、自行車、氫氣車。
※育:減少紙張浪費。
※樂;少焚香、少燒紙錢。
4.陳O炫同學:
※食:少吃牛肉 (減少碳排放)
※衣:少穿石化原料製成之化學合成纖維衣服。
※住:提倡綠色建築;減少裝潢(節能有減碳)。
※行: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使用電動車、油電車、自行車、氫氣車。
※育:少紙張浪費,可使用再生紙或電子化發票、收據、帳單等。
※樂;多餐與環保活動,少焚香;燒紙錢。

二、請寫出5項可以節能減碳、減緩全球軟化所做的事,讓我們一起成為最出色的節能減碳達人吧!
1.黃O榛同學:
(1)節用用水電、隨手關燈、少吹冷氣、以淋浴代替泡澡。
(2)回收分類、選擇可重複使用的日常用品。
(3)少用一次性產品、使用電子發票,減少紙本浪費。
(4)認明環保標章,減少碳排量,騎乘電動車。
(5)栽植續色植物:種一棵樹,每年可吸收5-10kg的碳排量,應多種樹。
2.王O鈞同學:
(1)減少紙本浪費、少吹冷氣、少用水。
(2)回收分類、使用環保餐盒、食物袋、購物袋。
(3)少用一次性產品。
(4)認明環保標章,省電的電器設備,電動車、油電車。
(5)栽植續色植物:種一棵樹,每年可吸收5-10kg的碳排量。
3陳O炫同學::
(1)節用用水電、減少能源浪費、隨手關燈、使用省電燈泡,少吹冷氣、多開窗享受自然風。
(2)回收分類、確實做好回收,使用環保餐具。
(3)少用一次性產品、使用電子帳單。
(4)認明環保標章,騎乘油電混合車或電動車,能減少碳排量,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5)栽植續色植物:種一棵樹,每年可吸收5-10kg的碳排量,可以抵銷冷氣機的碳埋放量。

補充:

本次氣候變遷行動教育包含完整的方案設計、執行與評鑑,包括:
1.計畫: 設計自然領域融入「氣候行動」主題活動~節能減碳救地球全民總動員之教學簡報及學習單。
2.執行: 113.6.4、6.5、6.7(共三節課)實地教學、由何謂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題探討以下4個層面~包括:氣候變遷、溫室效應、全球暖化、並跨科沿伸進一步探討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氣候變遷的因應;乃至碳循環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節能節碳、做好地球公民的責任、減少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傷害。
  在經由學生討論、分享及撰寫學習單,引出對於環境教育的真正意涵,老師及學生並充分呈現在互動學習後,深刻發展出的自然保育態度及心得,進而彰顯本課程賦予真正的教育意義,同時,亦能動手做來節能減碳愛護地球,為保護地球盡一己之力。師生真正感受到這是一次成功的環境教育與滿滿的收穫。       
3.考核:我們透過學生分享個人心得及課後學習單反饋,培養學生環境保護的觀念及從日常食、衣住、行、育、樂等方面如何做到節能又減少碳排放,選擇可重複使用的日常用品,例如環保餐盒、食物袋以及購物袋,在學校徹底執行各類資源收回在璇還利用,可有效降低垃圾處理時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並提高再利用率。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相當有意義的教學活動,相信參與的學生一定印象深刻,若能在辦理相關活動時依主題活動的目標來設計活動,相信內容會更加生動與貼切。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10-14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