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85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3
2
2
2
2

戀戀浮洲茉莉情-鐵馬遊溼地

發表日期:2024-08-31
發表人:雨

河川湖泊濕地
  • 環境議題:河川湖泊濕地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邱政豪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很困難
  • 實施期間:113年5月15、16日
  • 參與人數:200

目標:

1.學生對自己生活的土地-浮洲地區有基本的認識。
2.學會騎自行車。
3.能認識大漢溪沿線的人工溼地。
4.能知道人工溼地的功能。
5.能認識溼地的植物。
6.能愛護自己生活的土地。

進行方式:

1.在校內進行本校校訂課程「戀戀浮洲茉莉情」,認識浮洲地區的歷史。
2.五年級師生分梯次先從學校沿大觀路步行至浮洲橋下自行車租借站,師生騎乘自行車至新月橋頭。
3.透過高灘地志工解說員申請,讓學生跟著解說員認識人工溼地及沿岸的植物及生態。
4.到435藝文特區的溼地故事館參觀,觀看模型及拓印。
5.騎乘自行車回到租借站。
6.步行回到學校。
7.課堂中學生分享自身心得。

成果描述:

1.學生對自己生活的浮洲地區歷史、所在位置及地形有基本的認識。
2.為了參加活動學會騎腳踏車。
3.對人工溼地的功能、沿岸的生態有基本認識。
4.能喜愛自身生活的土地,並進而愛護生態及家鄉。

實施心得:

五月的天氣在戶外活動已經是會讓人揮汗如雨的狀況,學生們走出教室的學習,卻會讓人忘記炎熱,會和家人在假日自行車經過的場域,竟然是如此有趣及富有生態意義的,透過這次的課程,讓學生也可以成為小老師,將自身經驗帶回到家庭,帶著家人一起體驗,將愛護鄉土、生態的理念散播出去。

學習者心得:

1.以前我就會跟爸爸媽媽一起騎腳踏車到這邊玩,可是從來沒有發現這裡有這麼多水生植物,我們只是騎過去,沒有停下來,下次我會跟爸爸媽媽說可以停下來看看,
2.原來435這裡有個溼地故事館,看模型的感覺跟在教室看地圖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看起來好好玩喔,原來我們大漢溪旁邊有這麼多人工溼地。
3.老師上過課我才知道原來為什麼我們這邊叫做浮洲,老師說以前這邊有很多人種茉莉花,所以我們四年級有扦插茉莉花,五年級會到戶外認識溼地。
4.我本來不會騎腳踏車,可是我想參加這次的活動,所以我請爸爸放假的時候教我,我學會以後跟同學一起騎去新月橋,真的好好玩,還有認識水生植物,真有趣。
5.今天真的好熱,可是騎腳踏車的時候有風,所以很舒服,在新海人工溼地我才知道這裡可以淨化水質,好神奇。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學校規劃學童騎乘自行車到達濕地故事館,進行對大漢溪人工溼地的水生植物與生態的參訪,教學活動歷程敘述詳盡且實施者及學習者頗有心得,認真安排學生親身體驗,把握難得的經驗。活動須注意學生騎車安全,教師須全程保持警戒,活動執行步驟敘述詳細,過程具難度。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9-04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