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84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3
3
2
2
1

舊鞋、救命,送愛去非洲

發表日期:2023-12-18
發表人:怡然自得

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1 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策劃/執行人:怡然自得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12.13
  • 參與人數:29

目標:

1.知道非洲在哪裡?了解非洲孩子沒鞋穿的困境。
2.認識「沙蚤」是什麼?不穿鞋為什麼會致命?
3.介紹穿不下的舊鞋丟棄後會造成的環境污染,塑膠在地球上造成的環境負擔。如能將廢物再利用,除了幫助他人,也是愛地球的表現。
4.教導如何篩選舊鞋及如何處理不要的廢棄舊鞋,才能有效的讓資源再利用。
5.感恩惜福與回饋及落實生命教育。

進行方式:

1.教師利用google地圖,讓孩子知道非洲在哪裡?
2.透過圖像,教師介紹非洲當地人民的生活。
3.認識「沙蚤」等病菌,會從泥土裡進入非洲人民的腳底,影響受感染人的行動力,甚至喪失生命。
4.教師介紹要募集的鞋子種類,必須是皮鞋、包鞋、布鞋、運動鞋、學步鞋⋯⋯,除了篩選適合的鞋子,還要經過刷洗乾淨,將同一雙用鞋帶或繩子綁在一起好辨識,千萬不能再包裝,造成資源浪費及增加體積造成運輸成本浪費。
5.分享全家動起來整理穿不下的舊鞋、刷洗的過程、整理的過程和捐鞋的感動。

成果描述:

1.學生透過google地圖,知道非洲距離台灣很遠,坐飛機要一天左右。
2.學生透過圖像,感覺非洲好像比較貧窮,房子、建築和道路建設都很落後。
3.一開始學生會問說為什麼他們不穿鞋,透過老師的引導學生知道是經濟問題導致非洲的人民沒有鞋子穿,又因當地流行一種「沙蚤」的病菌,會從腳底感染,嚴重會致命,所以一雙鞋對非洲人而言,不只是鞋,而是救命的護身符,學生透過老師講述,覺得自己穿不下或買錯尺寸的鞋子居然可以救人,覺得好開心。
4 . 原來一雙鞋子穿不下丟棄後會造成地球的污染,全家要丟棄的鞋子如能搜集,透過正確的處理,是可以有效再使用。
5.有些帶來的鞋子沒有刷洗過,老師教導如何刷鞋晾鞋,將整理好乾淨的鞋子用繩子綁在一起,才能捐出。
6.學生分享假日和家人一起整理鞋子的樂趣。

實施心得:

沙蚤來自東非,以吸食人血寄生,在資源貧乏的地區非常流行,然而面對這種病最好的預防是正確衛教、整潔環境、穿上保護雙腳的鞋子,然而赤貧的非洲人根本無法人人都有鞋穿,這讓遠渡重洋的二手鞋成為最珍貴的祝福。透過這樣的愛心活動,學生回家轉述捐鞋的目的和二手鞋子的要求,家人一起動起來,為愛刷洗曬乾二手鞋,有些鞋子家人沒空處理,帶來學校輪流刷洗晾乾,老師教導如何綁蝴蝶結比較緊又好拆,整理完畢送出,心裡感受到滿滿對人類付出的愛和感動。

學習者心得:

A:我家有好多鞋可以捐,我們常買錯尺寸。
B:弟弟的腳長好快,鞋子有時才穿一下下就不能穿了,我回去整理。
C:原來我們好幸福,一個人都有好幾雙鞋可以穿。
D:非洲的路看起來都是黃黃的泥土,沒鞋穿真的很不舒服耶!
E:想到我們不要的東西,可以成為別人的寶貝,別人的救身符,真的好開心。
F : 老師說過塑膠製品會存在地球很久,鞋子某部分也是塑膠製品,如能有效回收再利用,就不會造成資源浪費,愛人又愛地球,一舉兩得。

補充:

舊鞋救命活動真棒!因為我們捐的每一雙鞋子,不只是一份物資,更是一份值得我們認真對待的禮物。這份遠渡重洋的愛心,都是非洲孩子健康長大的機會。 這樣的善舉,從課堂影響到家庭,家庭全員動起來,孩子們也會感受出幫助別人的樂趣和感動,讓大家一起代表台灣送出最珍貴的禮物。透過整理廢棄鞋子的過程,學生感受到資源有效的再被利用,不會因為丟棄了造成環境污染,為環保也盡到一份心力。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老師分享。
    提報文章中,提及非洲與相關疾病,但針對[資源處理與再利用]並未做說明,不符合環境教育的理念。請老師以[資源處理與再利用]為主軸,帶入教學活動和捐鞋活動,呈現上才符合以環境教育為主的文章。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12-15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老師分享。
    老師先向學生介紹非洲生活文化與問題,同時搭配捐鞋活動讓學生了解資源再利用的可能性與重要性。學生透過捐鞋行動的響應,讓資源有效的被利用。建議老師可以增加相關學習單以利分享。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12-25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