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小喬木─月橘種植
- 環境議題:校園規劃、營造、管理
- 執行方法:學習服務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總務處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8.11.21
- 參與人數:17
目標:
1.讓學生親自查校園種植樹種的資料,並親自鬆土、種植、澆灌與愛護。
2.能指認出校園植物及分辨出其差異性。
3.藉由身體感官接觸校園環境中的植物景觀,欣賞校園植物之美。
進行方式:
學校申請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善化小新營苗圃的月橘。在種植前,學生於自然課透過上網蒐集資料、查閱書籍、了解月橘適合的生長季節、生長時間和環境等條件,選擇環境需在空氣流通、陽光和水分充足的地方,再親自墾地鬆土、種植與澆灌,讓月橘健健康康的成長,成為校園的環境景觀。
成果描述:
1.豐富校園樹種,了解生物多樣性。
2.建立校園特色,增添未來校園環境不同的色彩。
3.認識常見灌木植物,讓美麗植物綻放校園。
4.培養愛樹行為,藉由愛樹培養負責任的行為。
5.學生愛護自己所種植的植物,學習關懷環境自然生命的重要價值,體驗投入時間呵護、照顧及陪伴的意義。
實施心得:
推動者本身就愛種綠色植物,總務處有機會申請到樹苗,剛好可以讓孩子從認識植物樹種及理解樹木適合生長的環境,進一步讓學生親手體驗栽種樹苗的辛苦,日後師生將持續灌溉照顧著種下的樹苗,一同學習創造校園美麗景觀與誘發愛樹愛環境的情懷。
學習者心得:
1.原來種植樹木花卉是這麼的辛苦,我們更要懂得保護樹木與環境。
2.查資料時有發現到地球暖化好可怕,讓北極熊沒有家,我們多種一些樹木花草,可以讓地球降點溫度吧。
3.如果低年級的小朋友拔樹皮或做出欺負樹的舉動,我會制止他們。
4.減少環境的破壞,增加多一點綠色植物,我們的地球會更美麗。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