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震」避難,有練無患
- 環境議題:地震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E37 培養對災害的警覺心及敏感度,對災害有基本的理解,並能避免災害的發生
- 策劃/執行人:學務處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2年2月24日
- 參與人數:1475
目標:
一、認識避難疏散路線。
二、認識避難疏散流程。
三、能遵守避難疏散「不慌、不語、不跑」的守則。
進行方式:
一、於兒童朝會及教師晨會進行全校地震避難疏散的流程和各班級教室的疏散路線。
二、於演練當天請各班級於地震警報響起後,進行就地掩蔽,再聽從廣播待地震停止後進行疏散。
三、各班級師生抵達疏散集合地點後,進行點名。
四、演練結束後師生返回班級。
成果描述:
全校師生約1475人配合參與演練。
實施心得:
由於各班級遷入新校舍,校園校舍環境師生相對陌生,並且學校操場施工,僅能暫時將校園外圍的人行道作為目前唯一適切之避難疏散地點,因此藉由全校演練協助師生熟悉不同以往的避難疏散更顯重要。
師生事前積極個別練習和熟習疏散路線,使得當日各班級對於避難疏散位置熟悉,且聽從指引疏散順利,因此演練圓滿落幕!
學習者心得:
學生A:經過演練後對新校舍更熟悉,比較不會迷路走錯集合地點。
學生B:看到全校的同學一起避難演練很有趣!也很有臨場感!
老師A:戶外樓梯帶學生走過後發現比較陡,可以調整路線,讓學生避難疏散更安全。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