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與人為助燃的野火
- 環境議題:全球氣候變遷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E37 培養對災害的警覺心及敏感度,對災害有基本的理解,並能避免災害的發生
- 策劃/執行人:謝皓衡+Matt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12.02-111.12.16
- 參與人數:6
目標:
1.能瞭解造成森林野火的原因-天然與人為。
2.能認識森林野火會產生哪些對生活上的問題與對人類的生活影響的程度。
3.能知道如何避免森林野火發生的方法。
4.能知道愛護地球環境是大家的責任,並將愛護地球的行動在生活中落實。
進行方式:
1、教師先透過影片讓學生觀察森林野火的災害。
2、接著運用簡報讓學生理解在森林野火發生後對地球環境的傷害。
3、同時讓學生思考森林野火的發生可能還是會有優點存在。
4、最後讓學生思考自己可以運用哪些策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成果描述:
教師先讓學生觀看森林野火發生的影片,並讓學生猜測森林野火焚燒的面積,並以所居住的新北市來比較燃燒面積大小,讓學生有範圍大小的概念。接著讓學生認識導致森林野火的成因-天然和人為,也介紹美國加州最大的野火、臺灣近年來發生嚴重的玉山森林野火和居住地平溪曾經發生的森林野火為例,讓學生對森林野火產生危機意識。同時介紹森林野火所造成的環境破壞與對環境造成的轉機-生機回復力,讓學生對於森林野火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最後則是介紹如何避免森林野火的方法,與自己可以為地球環境盡哪些責任,讓學生將愛護地球的行動落實在生活中。
實施心得:
臺灣發生森林野火的機率雖然沒有國外高,但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尤其學生居住在山林地區,更需要瞭解導致森林野火的成因-天然和人為。教師透過美國加州最大的野火和臺灣近年來發生嚴重的玉山森林野火為例,並讓學生觀察野火燃燒的面積大小與對環境所造成的傷害,讓學生明白森林野火對環境的傷害。也特別提及平溪曾經因為天燈造成的火災,雖然沒有引發森林野火,但無法確定未來一定不會發生,因此必須教導孩子避免森林野火發生的方法。但同時也讓孩子擁有森林野火的正向想法,那就是森林野火也有優點,例如:對環境造成的轉機-生機回復力和消滅細菌與病毒等。透過觀賞與思考森林野火對環境的災害為出發點,讓學生想想自己可以做哪些事還避免森林野火發生,這才是在生活中落實愛護地球的最佳行動。
學習者心得:
學生一:森林野火很難被撲滅,所以我們還是要小心才能避免森林野火的發生。
學生二:我以為森林野火只有缺點,沒想到竟然可以消滅細菌和病毒。
學生三:平溪的天燈放完容易掛在樹上,希望不要因此造成森林野火。
學生四:森林野火還會讓整個空氣變得不好,影響生活。
學生五:森林野火會造成很大範圍的森林被燃燒,有可能會造成動物和植物的生命傷害。
學生六:我會提醒家人不要隨手亂丟菸蒂,或是去露營烤肉時要把火撲滅再離開。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