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93
葉片數:4
澆水器:2

評分項目

5
4
4
4
4

龜山苗圃與虎頭山之旅

發表日期:2024-07-31
發表人:禾雨

認識社區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廖秀霞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4-4-23
  • 參與人數:60

目標:

1、認識居住地的環境保育場域,以及其對動植物生態的重要性。
2、培養愛護與尊重自然的態度。

進行方式:

1、綠意小園丁:
地點:龜山苗圃綠環境生態園區
課程:解說員導覽園區生態,學生透過觀察了解環境對樹木生長的影響。學生並透過換盆操作,學習樹木照顧知識、換盆技巧,成為綠意小園丁。

2、遇見花精靈
地點:虎頭山環境教育園區 
課程;導覽員帶領學生認識虎頭山的動、植物資源,藉由互動問答,加深學生對環境保育保護的理解。學生也透過實地的觀察,發現樹葉之美,並運用落葉進行拼貼畫藝術創作,加深對樹葉特徵的認識,進而培養生態美感。

成果描述:

1、龜山苗圃是桃園市環境綠化美化等計畫的主要育苗場所,並且安置因施工移植的樹木,至施工完畢或找到植栽地點時再行移植,具有「樹木銀行」的功能。透過環境導覽與講解,學生理解龜山苗圃的重要性,也體認到環境復育的過程會遭遇許多困難,需要多方配合才容易達成,最後學生透過小組討論,承諾會採取對環境友善的行動,例如自備環保袋,少用一次性產品,愛護花木不攀折。

2、虎頭山環境教育園區規畫的教育課程,讓學生透過視覺、觸覺、嗅覺、聽覺,察覺這片綠意盎然的土地,充滿各種動物、植物的生命。因為了解這片土地是眾多生物共同的家,就更能尊重與愛護自然環境。落葉拼貼畫的藝術創作,讓學生體認樹葉的自然循環,知道應當珍惜資源,物盡其用,讓落葉透過藝術創作重獲新生。

實施心得:

虎頭山麓一直是桃園市民親近自然、健身運動的好去處。感謝龜山苗圃與虎頭山環境教育園區規劃的一系列課程,讓學生更進一步認識家鄉的生態環境,也更清楚知道它所擔負的環境保育重責。因了解而尊重,因尊重而能許下承諾。當學生於於假日攜手家人,再次駐足這熟悉的遊憩場域,我相信曾經許下諾言的孩子們,必定能帶領家人,共同守護虎頭山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鳥。今天一整天的行程雖然疲累,但是充足的知識、充實的心靈,讓大家滿載而歸。

學習者心得:

學生A: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換盆,小樹苗要換盆才長得大,而且水要澆很多,讓土壤整個濕透。
學生B:我從來都沒有注意到虎頭山有這麼多小生物,感謝大姊姊的講解,我才知道虎頭山是「活著」的,所以愛護環境,就是愛護小生命。
學生C:不要亂丟垃圾、不在山林裡面抽菸露營、不要亂摘花木、也不在樹上刻字,都是愛護環境的好方法。
學生D:我最喜歡的是樹葉拼貼畫,透過拼貼畫的創作,我才發現落葉也好美。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從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的概念出發,與環境資源結合,透過學習者實際體驗,不僅學習者已學習到如何面對環境問題,也懂得採取環境行動,有效落實及推動環境教育。惟學習者心得之佐證照片,倘可多加充實及呈現,將更臻完善。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8-0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