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53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3
2
2
2

自己的菜自己種~

發表日期:2024-10-31
發表人:文

綠色生活
  • 環境議題:綠色生活
  • 執行方法:實驗、實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陳芳雯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10 ~ 113.01
  • 參與人數:23

目標:

讓學生透過自己種植草莓與蔬菜的活動中,體驗種植的樂趣,也能從中理解食物得來不易的理念。在種菜的過程中融入環保議題,如水資源再利用、果皮轉換成肥料、廢棄掃把棍與寶特瓶的再利用...等。

進行方式:

1.鋤草、翻土:
將教室與音樂教室外的花台重新整理,鋤草、翻土、淹水1週、施肥...等。
2.了解作物的生長季節:
運用平板去搜尋自己想種的植物的生長季節,從中票選最想種的作物後,分別種下種子或小植栽。
3.分組實作:
各組選擇想要照顧的花台,每天觀察蔬菜的成長過程並定時除草、澆水、抓蟲和施肥。
4.成果與討論:
現採的蔬菜新鮮又美味更可安心食用,讓孩子體會何謂健康飲食;而自己種的草莓與市場上的草莓,讓孩子體驗到無農藥飲食的珍貴;在翻土、除草與澆水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當農夫的辛苦,更能珍惜食物,不浪費營養午餐。

成果描述:

1.透過每日的觀察與照顧,養成細心照顧、種植植物的能力。
2.面對種植上的問題,除了詢問老師外,會自行使用平板尋找解決方法。
3.為解決寒假假期的澆水問題,利用廢棄保特瓶與虹吸現象自製自動澆水器。
4.從活動中除了瞭解到食物得來不易之外,也更能體會到植物與環境保護的相關性。

實施心得:

為期一學期的種菜活動,每一組會自行安排組員分擔澆水、除草、施肥或抓蟲的任務,因花台已荒廢許久,且距離水源有些距離,所以鋤草、翻土與澆水是件辛苦的工程,也讓孩子對於種菜有更深刻的體驗,後期慢慢發現孩子的營養午餐不會剩很多菜,也算是這次活動的意外驚喜吧!
在活動中,全班在品嘗草莓與番茄後,學會不灑農藥破壞環境,利用果皮製作有機肥,與環境共好的理念,甚至願意將又大又漂亮的草莓與番茄分享給其他班級的同學與老師品嘗,我想這個活動想傳達的教育意義已確實地存在孩子的心裡了。

學習者心得:

學生1:草莓好酸,雖然沒有買的草莓甜,但比較好吃。
學生2:這次的種菜課程真的好有趣,謝謝老師讓我們種菜。
學生3:我們竟然可以採收自己種的果實與菜,真的很不可思議!
學生4:我們的菜都沒有灑農藥,不只可以吃得健康又安心,還愛護地球。
學生5:種菜很辛苦,要珍惜每一道菜,不可以浪費。
學生6:有些草莓不用套牛奶瓶,可以分一些給學校的小鳥吃。

補充:

照片1:營養午餐水果的套子墊高草莓,未套牛奶瓶的草莓和學校小鳥分享
照片2:廢棄掃把棍與提袋提繩再利用
照片3:自製澆水器度過寒假
照片4:小小農市集
照片5:整地,繼續下一波農作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將環境教育與食農教育結合,是很好的作法。老師很用心的規劃主題學習活動,讓孩子們經由親身參與及延伸學習,更加了解平時所食用的蔬果,也更加珍惜身邊的環境與資源。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11-16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