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88
葉片數:3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3
3
2
3
3

猴有意思,和猴子做朋友——共讀書《小小猴找朋友》導讀延伸教學

發表日期:2024-10-26
發表人:郭素娟

野生動物
  • 環境議題:野生動物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郭素娟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其他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1025
  • 參與人數:8

目標:

1. 能專心的看完影片「猴有意思,和猴子做朋友」。
2. 能知道猴子是比我們更早來到臺灣的「原住民」。
3. 能知道果農要讓臺灣獼猴一槍斃命的原因。
4. 能知道壽山的猴子要搶人類食物的原因。 
5. 能知道如何避免臺灣獼猴來搶食。
6. 能知道臺灣獼猴咬人的原因。
7. 能知道如何避免猴子的攻擊。
8. 能學習尊重臺灣獼猴,和牠和平共處。
9. 能聽從老師說明的步驟,正確使用平板,進入Kahoot 頁面,和同學一起進行線上遊戲。
10. 能用心寫下今天的學習心得。

進行方式:

1. 教師播放大愛電視台影片「猴有意思,和猴子做朋友」,並適時補充說明影片內容。
2. 利用教師製作的簡報,師生一起討論影片中臺灣獼猴的生態與習性。
3. 教師發放平板,引導學生連結 Kahoot 頁面,進行有趣的線上互動遊戲。
4. 遊戲結束後,教師頒發Kahoot前三名優秀同學金牌,予以鼓勵。
5. 最後,教師請同學們寫下今天的學習心得。

成果描述:

1. 藉由教師播放「猴有意思,和猴子做朋友」影片,加以介紹與說明後,讓同學們對臺灣獼猴的世界產生濃厚興趣,透過影像感受獼猴的可愛與智慧。
2. 透過影片中臺灣獼猴生態研究員美美姊姊的解說,大家才知道原來猴子不會主動攻擊人,牠們是因為與人類的生活地重疊,才會造成衝突與不安。
3. 大家也學到了,因為有人的餵食,讓猴子誤以為包包裡都藏有食物,造成搶食、甚至拉開登山客包包的行為。
4. 而且,美美姐姐還教大家認識臺灣獼猴的生態習性,深入的了解牠,就可以避免猴子的攻擊了。
5. 透過Kahoot線上互動遊戲的進行,並且頒發金牌給前三名,讓本次的教學充滿成就感與趣味。
6. 最後,教師請同學們寫下今天的學習心得,為這堂課畫下完美句點。透過反思與記錄,學生們不僅加深了對本次教學的印象,也學到了以後看到臺灣獼猴應該用尊重的態度來面對牠,與牠和平共處才對。

實施心得:

1. 身為本校閱推教師的我,從本學期開始,以三、四年級學生為招收對象,開辦了一個教育實驗課程-閱讀大視界,上週我們先進行了共讀書「小小猴找朋友」的導讀活動,書中擬人化的故事情節,讓孩子們能與自己的生活做聯結,很快就能融入書中的世界,學習如何與同學和平共處,大家都學到了要將心比心,要多為別人著想,如果有錯要用於認錯,不能找藉口,別人才會喜歡跟你做朋友。
2. 因為這本書「小小猴找朋友」裡面的主角是猴子,為了增加課程的深度與廣度,所以我上網搜尋關於臺灣的特有種─「臺灣獼猴」的生態影片,在本周閱讀大視界的課程中繼續延伸教學,除了可以引起孩子們的學習動機,也讓大家對於臺灣獼猴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
3. 透過影片中臺灣獼猴生態研究員林美吟小姐多年的觀察,詳細的解說,不但讓我大開眼界,也讓孩子們在問答的過程中,認識了臺灣獼猴的生態習性,學習尊重臺灣獼猴,和牠和平共處,真的是師生一起教學相長呢!
4. 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我將與臺灣獼猴相關的生態知識設計成一道道的題目,融入Kahoot遊戲軟體之中,不僅可以延伸學習,更讓孩子們在歡笑與挑戰中再次複習所學,讓學習充滿了樂趣與動力。

學習者心得:

1. 高雄的壽山以前叫做猴山。
2. 不要帶塑膠袋上山,猴子會以為裡面有食物。
3. 臺灣獼猴是臺灣特有種,牠們和我們都是是靈長類動物。
4. 猴子的棲息地和人類生活的地方重疊,牠才會搶人類的食物。
5. 在平地到海拔3300公尺的地方,都有臺灣獼猴的蹤跡。
6. 猴子偷吃果農種植的水果,所以果農才會讓猴子一槍斃命。
7. 當獼猴的嘴巴變成O形時,表示他生氣了。
8. 當獼猴生氣時,可以動動嘴唇跟他示好。
9. 要防止獼猴亂翻包包,可以拍打包包,再把包包背起來。
10. 獼猴不會亂咬人,當小猴被攻擊時,母猴才會生氣咬人。
11. 不要拿棍子指著猴子,牠會有威脅感,就會生氣。
12. 猴子是雜食動物,牠吃昆蟲、種子和葉子。
13. 不要讓臺灣獼猴看到食物,牠就不會來搶食。
14. 不要故意去招惹獼猴,以免被攻擊。
15. 看完影片,我覺得那些傷害臺灣獼猴的人類很不應該。
16. 我們應該尊重臺灣獼猴,跟牠和平共處。

補充:

1. 以教育實驗班「閱讀大視界」的中年級學生為對象,利用週五下午實施本次的閱讀教學活動。
2. 「小小猴找朋友」作者:賴曉珍,繪者:王書曼,出版社:小天下。
3. 感謝大愛電視台製作「呼叫妙博士-猴有意思」的生態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K73YdQxI34。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猴子與人之間關係鏈結密切,透過相關媒材運用與老師的解說,帶領學生探討猴子的生態習性與環境關係,並將愛護動物的情懷程融入環境教育課程,藉由動物保護與環境有關的議題切入,讓學生有共同的經驗與話題可以討論,整體而言,是完整的環教學習歷程,感謝老師的用心。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10-31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