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不見了,怎麼辦?--談氣候變遷
- 環境議題:全球氣候變遷
- 執行方法:學習服務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5 覺知人類行為是導致氣候變遷的原因
- 策劃/執行人:曾惠玲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2/24-12/25
- 參與人數:24
目標:
1。從《我家不見了》等相關影片認識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
2。討論減緩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的行動
3。鼓勵投稿新北市低碳生活網:做一件事讓生活更美好
4。檢視在學校、在家中的我們,可以如何做到省電、省水、省油、省紙
進行方式:
1。觀賞《我家不見了》(綠色和平)影片 引起動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DiBchJj-QU
2。觀賞【生態環保】全球暖化有多嚴重?|和猩猩博士阻止全球暖化|EP3北極熊、狐狸與鵝這一次去找了城市裡面最聰明的猩猩博士,博士帶他們展開了一趟精彩的穿越旅程,並說明人們應該有的轉型觀念!與大自然和平共處,互相依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u4dLQFE3Vo
3。提問:
(1)小丑魚的家為什麼不見了?
(2)北極熊的家為什麼不見了?
(3)無尾熊的家為什麼不見了?
(4)豆豆的家為什麼不見了?
(5)影片當中提到哪些減少地球暖化的方法?
4。分組討論
請學生分組討論自己可以如何為地球盡一分心力,減緩氣候變遷及地球暖化。
5。老師總結:能源轉型、產業轉型,最重要的是生活轉型,並總結減緩氣候變遷的方法。
6。自評表與省思。
四省:討論在家中如何做到永續環境中的省電、省水、省油、省紙,檢視生活中是否有做到節能減碳,減緩氣候變遷。
7. 鼓勵投稿新北市低碳生活網:做一件事讓生活更美好。
鼓勵投稿新北市低碳生活網,環保小局長雙月刊徵稿,分享自已節能減碳的行為
https://lowcarbon.epd.ntpc.gov.tw/dispPageBox/Tpclc/TpcCp.aspx?ddsPageID=TPCLCCF11
成果描述:
1。藉由《我家不見了》等相關卡通影片,深入淺出的讓學生知道地球暖化、氣候變遷的現況。
2。藉由分組討論、分享,學生腦力激盪出節能減碳的方法。
3。藉由檢視表與家人共同檢視在家中的生活型態是否達到節能減碳。
4。學生能將生活中節能減碳的行為,投稿到新北市低碳生活網。
實施心得:
1。學生對於《我家不見了》這部影片印象很深刻,觀賞完後湧現許多想法。學生說:老師,這部影片時間雖然短,但看完有種淡淡的憂傷,小丑魚、無尾熊、北極熊的家不見了,我們的家有天也有可能不見嗎?
2。在觀賞完影片的分組討論時,學生都能說出許多想法,可見學生具備對於節能減碳的先備知識。
3。除了具備節能減碳的知識,是否具有行動力才是重要的。老師發現藉由小小尖兵去影響家人的力量是大的,而發自內心的行動力才會持久。
4。小朋友在課程後會自發性的互相提醒,如:去科任教室時只要留下部分的燈就可以、在洗手抹肥皂時,水龍頭可以暫時關掉,形成一股節能減碳的氛圍。
學習者心得:
學生一:我要請爸媽多走路,少騎摩托車
學生二:如果有一天,臺灣也被海水淹沒了,那我們要住哪裡呢?
學生三:衣服夠穿就好,不要一直買、一直丟。
學生四:去科任教室時,教室只要留下部分的燈就可以
補充:
學生的同理心很強,藉由感受到氣候變遷對於動物受成的傷害,學生就會發自內心節能減碳,進而想到省水、省電、省油、省紙的方法,老師此時再適時的總結,就能發揮深遠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