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283
葉片數:4
澆水器:2

評分項目

4
3
3
4
4

幼坑古道、舊三貂嶺隧道、三瓜子坑隧道健行

發表日期:2023-04-11
發表人:rainy

其它環境議題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黃靖雨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10.04
  • 參與人數:11

目標:

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步道是重要的交通臍帶,聯繫著兩地之間的交流,留下先人腳步,記錄著過往歷史。為了讓孩子體驗前人的步履,我們在九九重陽節(10/4)當天依循前人足跡,一起踏查幼坑古道,從大華步行到三貂嶺,沿途觀察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並登高望遠為長輩們祈福。下午,將從牡丹坑步行到三貂嶺,沿途探訪舊三貂嶺隧道、三瓜子坑隧道,體驗以友善生態工法整修的日治時期舊隧道風華,感受台灣民謠「丟丟銅」歌曲中「磅空」(隧道)滴水的景象,享受牡丹、三貂嶺小鎮的樸實風華。

進行方式:

1、老師先簡單介紹幼坑古道、三貂嶺聚落和舊三貂嶺隧道+三爪子隧道自行車道基本資料給孩子認識。
2、老師再沿路介紹幼坑古道、三貂嶺聚落和舊三貂嶺隧道+三爪子隧道自行車道的歷史和自然生態環境給孩子和歷史人文資料給孩子。
3、老師、孩子們沿著幼坑古道的河谷順流而下健行,一起觀察溪岸兩邊豐富的溪流溼地生態(急流、壺穴、植物、鳥類……),並在古道最高點為家長長輩獻上重陽節的祝福,再漫遊三貂嶺聚落和舊三貂嶺隧道+三爪子隧道自行車道,一起體驗此地歷史和自然生態環境的美好。
4、探索幼坑古道、三貂嶺聚落和舊三貂嶺隧道+三爪子隧道自行車道,感受此地開發歷史的遺跡和自然孕育的豐富生命力與生態,欣賞四周壯觀的山勢,珍惜大自然的美好。
5、中午在三貂嶺吃午餐,享用自備美食。
6、下午探索三貂嶺聚落和三貂嶺隧道+三爪子隧道自行車道,感受三貂嶺豐富的歷史文化。
7、回來後一起說說自己此次健行的收穫

成果描述:

1.孩子再一次使用大眾運輸工具~雙腳+火車完成一段戶外探索,來到幼坑古道、三貂嶺聚落和舊三貂嶺隧道+三爪子隧道自行車道。
2.用雙腳走過幼坑古道,體驗先人步履維艱的艱辛;探訪三貂嶺礦區聚落的繁華與興衰;踏進舊三貂嶺隧道+三爪子隧道自行車道,了解興建隧道的辛勞和現今隧道內豐富自然生態。
3.用雙腳、五感體驗生活周遭環境今昔的變化以及不同時空的功能與價值。
4.走出平溪,親身體驗幼坑古道、三貂嶺聚落和舊三貂嶺隧道+三爪子隧道自行車道歷史文化與自然風華,親歷與平溪不同的景觀環境,增進孩子戶外休閒知識與視野,感受到各地的不同文化。

實施心得:

1.此次活動,高年級孩子全程走了約15公里路程,全程有上上下下的幼坑古道和用生態工法整建的舊三貂嶺隧道+三爪子隧道自行車道,體驗了兩段截然不同的路段與景觀。
2.111年7月3日舊三貂嶺隧道+三爪子隧道自行車道開始啟用,全程使用生態工法整修,保留了封閉三十幾年自然形成的生態環境,隧道頂的滴水和蝙蝠、隧道兩旁的湧泉和鐘乳石、隧道下方的水流……,大家一起見證了友善生態建設。
3. 學生知道要走去三貂嶺車站時,雖然很想走隧道抄近路,但走隧道太暗太危險,而且也違法,所以我們沒有走隧道,依舊繞著山路走。

學習者心得:

學生第一次到幼坑古道、三貂嶺聚落和三貂嶺隧道+三爪子隧道自行車道,知道了幼坑古道和三貂嶺的自然生態、歷史人文,就近觀察隧道中的鐘乳石、蝙蝠,在隧道口的鏡面水池拍網美照,都讓孩子非常驚喜。
學生甲:……看到隧道內的鐘乳石和一大群蝙蝠,讓我好驚喜,我還看到了至誠動天地,我好開心。
學生乙:在這一整天的活動裡,我們有走到馬路、泥土路、花崗岩,我覺得很好玩很有趣,因為我們看到箇中自然景觀,也聽到很多關於這條古道的歷史人文,……人站在水漥後面拍照會很美麗,……雖然褲子濕了,但很快樂。
學生丙: ……我們在隧道中看到很多隻蝙蝠,……我們從大華走到三貂嶺就走了好幾小時,……以前的人真辛苦,幸好我生活在現代,有火車可以搭,今天真開心……
學生丁:……要走去三貂嶺車站時,雖然很想走隧道,但隧道太暗太危險,所以我們沒有走隧道。……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您的提報,麻煩您把學習者的心得改以學生的角度繕打,另外請找出照片原始檔上傳,取代原本模糊與組合式的照片,謝謝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04-13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第一個附件檔案打不開,如果可以請修正,謝謝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04-20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您的提報,很精彩的戶外教育,以步行走踏社區與其他景點,回校後如果能增加一節來分組進行心得分享或簡報,再透過教師的回饋,相信對於此戶外踏查(健行),能產生更大的環境教育效益。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05-03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