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小帆手海洋臺灣夢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29 覺知人類發展〈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黃建榮/岳明國小全體教職員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其他
- 難易度:很困難
- 實施期間:108.11.1~109.10.~
- 參與人數:500
目標:
1.海洋曾經是島上子民通往世界的禁忌與障礙,未來希望透過海洋教育Love、Happy、Ocean核心價值,培養孩子們寬闊的視野、廣大的胸襟與冒險的精神,航向世界與國際連結,成為面向海洋真正的海洋之子,進而重新看見福爾摩沙這個美麗寶島豐富多元的面貌,守護她豐富的海洋資源與文化。
2.透過影像記錄整個計畫,希望建置海洋臺灣珍貴紀實的海洋教育影像與課程教材,未來能提供給全國學校來使用。
3.儘可能連結與關心海洋永續發展的民間組織、政府機關,整合各自專業進行跨域合作,擴大效益促進共好,
進行方式:
1.學生通過本校水手等級以上帆船課程的認證,具備安全管理、操帆技術、航行規則、品格態度等四個面向的考驗
2.今年暑假,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會贊助岳明國小的帆船繞島追夢計畫-「樂觀小帆手‧海洋臺灣夢」,以重型帆船—光腳號當作行動學習教室,繞航臺灣本島與重要離島,7月14日(二)由人員接力的方式從蘇澳港出發繞行臺灣一周,以跳島的方式將龜山島、基隆嶼、馬祖、金門、澎湖、七美、小琉球、蘭嶼、綠島等幾個珍珠般環繞在臺灣本島四周的離島串聯起來。
3.為期27天的繞島航行過程中,將進行臺灣沿近海漁場海域之海水取樣,分析海洋表層塑膠微粒、溶氧量、ph值,以及航行沿途海漂垃圾的調查;也將針對不同區域的海洋資源與文化特性來規畫交流活動,與交流學校進行當地海岸的科學淨灘行動、海廢創作、帆船體驗等等;並透過影像記錄整個計畫,建置海洋臺灣珍貴紀實的海洋教育影像與課程教材。
4.運用臺灣海域船舶即時資訊系統,隨時可以查詢帆船所在的位置和動態,更在「樂觀小帆手‧海洋台灣夢」的臉書粉絲專頁,每日記錄即時淨灘、海水採樣和與各校交流的影像與訊息。
成果描述:
1.本校師生和連江縣塘岐國小、金門縣古寧國小、澎湖縣合橫國小、屏東縣白沙國小、屏東縣墾丁國小、台東縣椰油國小、台東縣綠島國小等七所學校師生進行淨灘和海沙採樣的實驗與觀察,相互經驗交流與體驗各校海洋教育實施的課程。了解每次淨灘的流程與做法,希望透過淨灘統計數據的分析,了解台灣沿岸及離島,垃圾種類與垃圾量分布的情形以及沙灘塑膠微粒的分析。
2.將12個海水採樣瓶寄送至SGS進行塑膠微粒的檢驗,以了解沿海一帶塑膠微粒汙染情形。
3.學習利用撿到的海廢垃圾來進行生活用品的藝術創作,延長這個海洋廢棄物的使用壽命,達到某種程度的減廢。
實施心得:
1.感謝光腳號,感謝船長,感謝每一位教練、小帆手、家長與老師。這一趟海洋台灣夢開啟大家的視野與心胸,所有遇到的狀況都帶著我們更謙虛與沈著,因為在同一艘船上更能體悟同舟共濟的生命感。
2.跟隨全程的紀錄片導演,在船上訪問了張船長很多問題,船長說了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每個水手應該都有他自己的故事……」,是啊!我們何其有幸,參與了這次的航行計畫,我們的經歷,相信一定都深深留在每個人的生命裡,一定也會不斷地被自己訴說著,那一段段屬於自己跟夥伴的航海故事……。
孩子,比我們想像中還要進入狀況,學習潛力也不斷被激發出來。小帆手宇霆,從第一次開船20分鐘,隔日變成1小時,至昨日,幾乎獨自開船已達到2小時。船長曾說:「從蘭嶼到綠島的那段航行,好不簡單,全程幾乎都是你們大小水手輪流開的……」這是真實的航海狀況,除了第一日浪大與緊張,讓大部分團員暈船嘔吐以外,再來的每一天,大家都是專注開船、認真學習、開心唱歌的樣貌啊!也漸漸愛上了海上的航行生活。
3.綠島國小的趙校長與我們分享到綠島時,發現他們輸另一間發展獨木舟、浮潛的公館國小,太多了,所以他要改變思考,不要跟他們發展一樣的特色。他的海洋教育的重點,改成在海洋文化的探究,好比說與孩子一起思考,為什麼綠島人要吃魚粽?而不是肉粽?綠島烤魚乾要怎麼弄?海島花生要怎麼種?這些也是讓孩子更貼近生活的食農教育。然後,綠島雖然是海島,但是當地閩南人為主的信仰,卻對海是禁忌害怕的,綠島孩子不會游泳,主要也因綠島每年來了很多浮潛遊客,卻也年年都有溺斃事件發生,所以他也努力在改變家長的想法,他開始找合適孩子學游泳的地方,他跟家長召開很多次說明會,然後讓家長知道,學會游泳,其實也是在保護自己。他努力讓孩子,小學畢業前一定要學會游泳。
4.岳明國小的黃建榮校長說:「人子島的子民們,大家早!好棒的人之島啊!真的很開心,我們真的愛上了椰油國小,自從認識了椰油國小,校長思思念念的事就是,什麼時候可以把兩艘OP帆船,送來給椰油的朋友,今天我們終於來了。……我們帶來的禮物,除了OP帆船以外,還帶來了兩套檢測工具,三組手機顯微鏡,OP帆船操作手冊…等等,這些都是要送給椰油國小的好朋友,我們希望,大家可以隨時關心海洋媽媽的狀況,幫海洋媽媽檢查身體健康,看看大海的酸鹼質、觀察海沙塑膠微粒的情形,也號召椰油國小師生們,跟我們一起關心海洋,愛護海洋! 也影響更多學校,大家一起來做這些愛海的具體行動……」互贈紀念品的時候,原本下雨的天空,突然放晴了,就在那刻,顏子矞老師指著大海上的天空,「您們看!彩虹都來歡迎您們了!」「將來,我們也希望,我們可以開著我們的拼板舟,跟著您們的帆船,悠遊在這片大海上,好不好?……」這是最後,椰油國小陳校長的期待,也是我們的期待。天上的彩虹,幫我們見證了兩年前約定的承諾,也幫我們紀錄了彼此美麗的期待。
5.相較於前兩段的航程,金門至澎湖段算是風平浪靜、悠閒舒適的航段,加上遇到不錯的南風,一路都有七節的航速,使得預計19個小時的航程減為12個小時,就在大家說說笑笑,燒開水準備晚餐時,原本平順的引擎聲突然發出不尋常的卡拉卡拉聲,航速瞬間降到兩節,船長立刻關閉引擎、收帆,並研判螺旋槳葉片受損,當機立斷穿上潛水衣、綁上安全繩做確保後潛入海中勘查受損狀況。接著回報三葉的槳片有一葉受損,螺帽鬆脫。找到備品後再度潛入海中順利鎖上第一個螺帽,就在鎖第二顆螺帽時海流突然變強,不得不放棄回到船上試車,雖然因為葉片損壞偏心轉動造成一些異音,但還可以維持四節的速度前進。就在距離馬公港15海浬處,螺帽再度鬆脫失去動力,船長摸黑下水鎖螺帽,並幸運的在船艙中找到兩顆備用螺帽加強固定後,得以在凌晨四點由海巡署艦艇戒護下進入馬公港停泊。馬公港安靜的夜,徐徐微風,襯托著光腳號美麗的身影,一路上有沉著冷靜、膽大心細的船長、深情相伴的海巡署艦艇、各司其職團結力量大的岳明小帆手、熬夜關心緊盯著GPS航跡的最強後盾粉絲團,得以讓我們化險為夷,朝目標前進。
我們是最幸運的一群,因為有大家~
6.109.07.23與【金門縣古寧國小】交流-觀察海沙
我們帶著3座由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江宏仁博士自製與推廣的手機顯微鏡,以及1個口袋型顯微鏡(Pocket Microscope),一起與古寧國小的小朋友們一起觀察海沙,未來如果我們操作得更熟練,還有微塑膠的觀察與檢測,是為海洋健檢的方法之一。不論是手機顯微鏡或是口袋型顯微鏡,都可以簡單又清楚的觀察海沙,這個階段總讓大家專注於研究與觀察的過程中!包含海水的溶氧量、溫度、酸鹼度與鹽度的檢測,可以更了解海洋母親變得不健康的原因,更能「對症下藥」、守護我們的環境!
學習者心得:
學生A:感謝海巡署叔叔為了我們安全,在海上戒護。謝謝老師校長給我們機會可以參加,和椰油國小交流讓我印象很深刻,蘭嶼的達悟族文化很特別,我們也要學習他們祖先愛海洋的精神。
學生B:夜航的時候風浪很不好,我一直很暈想吐,還好有同學和老師陪我,大家都很關心我照顧我,我也告訴自己要勇敢。可以把我們科學淨灘的經驗跟別的學校分享,覺得大家都很愛海洋。坐船時看到很多海漂垃圾,覺得我們應該要從生活做起,少用一些不能回收的塑膠。
學生C:大海好美喔!但也令人畏懼,航行時,光腳號整個都是傾斜的,一開始很期待,但是吐到不行的時候,我就開始想家了。船長每天都在船上,還要處理很多船發生的故障問題,真的好厲害。
補充:
本次計畫跨區域跨單位,集全校親師生之力,也結合了學校機關、政府單位、企業的關注與資助,才得以成行。海洋台灣夢,從我們開始,串聯更多大家的努力,期待這樣一股愛海洋的力量,能持續不斷,讓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