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228
葉片數:4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3
4
4
4
4

畢典最高峰 上林學童攻玉山

發表日期:2015-12-21
發表人:曾添財

森林荒野草原
  • 環境議題:森林荒野草原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乃瑞春校長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很困難
  • 實施期間:104.06.08-104.06.10
  • 參與人數:9

目標:

1.認識玉山國家公園之美。
2.認識玉山登山步道動植物生態環境。
3.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鍛鍊健全體魄。

進行方式:

一、行程安排:
1.第一天:塔塔加登山口(8.5k)→排雲山莊。 
2.第二天:排雲山莊(2.4k)→玉山主峰(10.9k)→塔塔加登山口。
二、步程表(分鐘):
塔塔加登山口(40)→孟祿亭(30)→前峰登山口(60)→白木林(70)→大峭壁(50)→排雲山莊(30)→南峰叉路口(90)→風口(20)→主峰。

成果描述:

第一天行程:由塔塔加鞍部玉山登山口做暖身運動後,依玉山登山步道前進。途中很會會經過第一座棧橋,至排雲山莊共有82座木棧橋(每座有編號)。過了0.5K里程牌後是之字型陡上的路程。約在1.7K處是孟祿亭,為紀念外國人孟祿先生而設置。在此處休息,在這就有看到不怕人的金翼白眉,在孟祿亭四週徘徊。接著繼續沿著平緩步道前行,欣賞高山美景。約在2.7K處,可看見玉山前峰登山口,左陡上可往玉山前峰。繼續直行會經過漂亮的冷杉、鐵杉林。看見4K里程牌時,海拔高度約接近3000公尺了。到達5K處的觀景台及公廁休息、賞景、補充熱量,觀景台後方為玉山西峰。而觀景台前方可欣賞白木林。觀景台附近可看見更多的金翼白眉在此活動。玉山登山步道在5K至5.5K為較陡的一段皆是陡上的路。通過5.5K後步道趨緩,再來會經過斷崖與落石路段,通過6K里程牌後步道轉為往下行走。大峭壁,約在6.7K處。大峭壁其構成的岩層為板岩夾變質砂岩,大峭壁上尚滯留海生物化石及波紋狀痕跡,即是台灣經歐亞大陸板塊及菲律賓板塊互相擠壓自海中隆起最好的證明。接下來登山步道趨陡,經過7K里程牌後沿途上可看到玉山杜鵑與玉山圓柏。接著繼續陡上,看到8K里程牌時,代表排雲山莊快到了。在通過第82號棧橋後便可看見上方的排雲山莊。通過箭竹林,轉為石階步道,沿著石階步道走便可到達排雲山莊。
第二天行程:昨天排雲山莊20:00就寢→凌晨03:00起床→03:30早早餐、整理背包(輕裝)→04:00出發→07:00玉山主峰登頂→07:30下山→09:00回到排雲山莊→09:10早午餐→09:40回程→13:00回到塔塔加鞍部。

實施心得:

1.學生們在登頂的疲累與艱困中,展現堅毅不放棄與互助關懷的美德,成功證明學生們的健康與樂學特質,行程中學生更感受到大自然的奧妙與偉大,也更會用環保行動來珍惜自然環境的美好。
2.在群山的環繞下,學生們成功的挑戰自我,克服了身體不適與體力極限,為自己締造一項輝煌的紀錄-在玉山主峰標高3952公尺領取畢業證書,迎向嶄新的學習階段。
3.此次陪同六年級學生一同攀爬王山主峰的行程讓我認識不少高山動植物,像是毛地黃、鐵杉、玉山圓柏、金翼白眉、台灣長鬃山羊等。這些動植物都讓我印象深刻。大峭壁的壁面呈現清楚的波紋形狀,可以證明曾是海槽的環境。此特殊的地質景觀也驗證了台灣的造山運動。玉山主峰海拔高度為3952公尺,為台灣第一高峰,展望良好,自峰頂向四周眺望一覽無遺。全峰為毳碎裂崩解的頁岩構成,裸岩重疊,具有雄偉岩峰景觀。

學習者心得:

學生1:我在排雲山莊附近看到一隻台灣特有種且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長鬃山羊。沒有想到會讓我發現牠,真是太幸運了。
學生2:我在白木林的景觀平台休息時看到三、四隻金翼白眉,牠們一直在我們附近徘徊一點都不怕我們的樣子。後來上網查資料才知道牠們本來就不怕人且體型大,只適合短距離滑翔,動作靈敏,多小群以跳躍的方式在森林的底層灌叢間活動。在樹上快速跳躍時,尾巴會上下擺動,讓人誤以認是松鼠。常被賞鳥人暱稱「高山老鼠」。故也常被人戲稱「高山的麻雀」或「憨鳥」。
學生3:「在連續的陡坡路段,很想放棄,但一想到可以在玉山3952公尺上領取畢業證書,便告訴自己要勇敢向前。能登頂成功,真好!」
學生4:「四天三夜攀登台灣最高山『玉山主峰』的經驗,是我國小生涯中最難忘的回憶。我是過敏體質,原以為自己無法登頂,沒想到竟然挑戰成功。」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貴校配合畢業季相關活動,帶領學生登玉山,從而認識當地的環境生態,對於學生及領隊而言,是饒富環教學習的歷程。相信透過此次親身體驗與實地觀察最容易讓學生印象深刻。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5-12-2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