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默默陪伴我們成長的校園植物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黃怡甄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3/10/01-10/30
- 參與人數:200
目標:
1.讓學生認識校園植物。
2.透過觀察活動學習關懷校園植物,並了解植物對生活的重要性。
進行方式:
1.搭配課程,帶領學生學習內容。
2.教師實地帶領學生探訪校園植物
3.請學童畫出校園最美的角落,並在旁書寫圖畫中相關校園植物。
4.將學生畫作張貼在布告欄,讓全校更多師生可以認識校園植物。
成果描述:
想培養學生對本土環境的關懷只有經由親自觀察認識才能觸動大家對校園植物的關懷並體認其重要性,學生對於植物的認識不再停留在課本圖片上,更進一步內化在心中,進而主動關懷及愛護我們生活的周遭環境。
實施心得:
校園內的植物背後都有一段故事,何時栽種?在哪次風災中受傷?課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這些植物小故事,無形中也加深了學生對這些植物的情感,了解到這些隨處可見的植物其實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或許多年後學生回憶起校園生活,不再只是遊樂器材區,而是遊戲區旁那排大榕樹及互相追逐奔跑的身影。
學習者心得:
1.校園裡的花花草草及大樹,都是學長姐及師長們的心血,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好好照顧植物。
2.透過老師的分享讓我知道原來校園裡的植物有這麼多故事,學長姐們曾經在這裡發生這麼多有趣的事。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