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224
葉片數:1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1
1
1
1
0

0511駁二旗津踏查

發表日期:2021-05-25
發表人:snowway

認識社區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8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文學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值
  • 策劃/執行人:黃慧雯/林雪尾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0.0511
  • 參與人數:140

目標:

1.學生能透過踏查認識旗津的當地環境與特色。
2.學生能認識與欣賞駁二藝術園區的裝置藝術。
3.學生能體驗與了解不同的交通運輸工具與當地居民的關係。
4.學生認識旗後砲台古蹟的歷史並培養學生愛護古蹟的態度。

進行方式:

1.各車領隊於車上講解乘坐遊覽車安全事項與逃生機制。
2.在駁二特區,三、五年級進行小組探索,帶著學生欣賞裝置藝術的美感與不同素材的作品,啟發孩子的創造力和廢物利用的想像力。
3.搭乘輕軌離開駁二特區,轉乘渡輪抵達旗津老街,讓孩子體驗不同的大眾運輸工具,並了解渡輪對於當地人日常的重要性與便利性。
4.欣賞旗津海邊風光,遠眺漁船,講解旗津漁港與當地人產業的關係。
5.遊歷旗後砲台,由領隊講解旗後砲台的歷史由來、建造特色和功能,學生除了觀賞海景外,也能了解古蹟對於我們先民的意義與保存的重要性。
6.行走星光隧道,欣賞當地海洋特色與公共藝術。
7.戶外教育後,由各班老師進行延伸課程:
五丙-
A.老師透過學習單介紹駁二與旗津的特色,並師生討論與歸納戶外教育的學習重
點:
a.駁二特區的裝置藝術乃結合廢物利用、空間再利用等環保概念與創造巧思設計而成。
b.了解不同環境與人類活動相對會產生不同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學生分享跟自己社區不同的搭乘體驗,大部分學生都覺得很特別。
c.參觀星空隧道,提醒學生我們可以運用彩繪社區特色來美化我們的社區環境。d.認識旗後砲台,讓學生了解先民如何運用環境優勢保護自己,並倡導古蹟保存的重要。
e.回家撰寫戶外教育學習單。
三丙-
a.學生當日回家撰寫戶外教育學習單。
b.老師介紹駁二特區內藝術裝置與附近建築特色與美感。
c.讓學生透過五感出發,分享對於旗津的觀察與感受,了解我們如何運用巧思創意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
d.作文寫作:戶外教育之所見。

成果描述:

學生實際體驗不同的大眾運輸工具,並了解大眾運輸對於當地居民的便利性與關聯性;走訪駁二特區與星空隧道讓孩子了解能如何結合當地特色與素材創意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而參觀旗後砲台則認識先民利用環境優勢禦敵與運用糯米建城牆的生活智慧。

實施心得: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雖然頂著烈日走完駁二與旗津之旅,但是帶著學生體驗輕軌渡輪,滿足學生未曾搭乘的好奇心,尤其學生對於輕軌也要停紅綠燈,摩特車也搭渡輪一事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在旗津海邊笑著說遠遠的漁船是老師花百萬請來陪你們拍照的,對孩子很特別,不過這是當地居民的日常,透過這樣的體驗讓孩子了解不同環境影響人們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的裝置藝術也是生活美學的一部份,如何用巧思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閒置的倉庫經人們的設計成為藝術園區,廢物再利用的創意也是與眾不同的作品,希望孩子透過這次的戶外教育,對於我們如何美化環境,善用我們的空間有一些想法和認識。

學習者心得:

1.今天好熱又好累,不過搭輕軌和坐渡輪讓我印象很深刻,尤其跟機車憶起坐船,這是我們台南沒有的。
2.老師要我們在駁二特區裡找最特別的裝置藝術,我覺得用國小的椅子佈置成的椅子園最特別,一方面廢物再利用,一方面可以讓遊客在裡面當迷宮玩,我覺得很棒。
3.我喜歡星空隧道,走在裡面很舒服,又有很多海洋生物,我覺得很有旗津的特色。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透過多元的戶外教育,學生參訪藝術特區,的確也可成為環境教育的一環。但重要是學生能透過教學行動,瞭解所要傳達的環境意涵,並且引伸出可期的環境行動,才是環境教育教學活動的核心素養。整篇提報還請修正,請環繞在環境教育上,謝謝。請補件。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1-05-27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透過多元的戶外教育,學生參訪藝術特區,的確也可成為環境教育的一環。但重要是學生能透過教學行動,瞭解所要傳達的環境意涵,並且引伸出可期的環境行動,才是環境教育教學活動的核心素養。從學生心得中至少可看到對於廢棄椅子再利用,應可引發學生對於環境保護的認識。另外透過星空隧道的體驗,得以更加認識海洋。感謝提報老師的辛勞。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1-06-10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