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60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4
3
1
1
2

寶島山林的野生精靈

發表日期:2023-06-26
發表人:虹逸

野生動物
  • 環境議題:野生動物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洪培珊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3/4/1-2023/5/31
  • 參與人數:21

目標:

1.能藉由閱讀相關文本,理解寶島原始山林的生態。
2.透過文本閱讀與理解,比較家鄉的百年林場的原貌與現代山林資源大量開墾後所帶來的影響。
3.藉由結合社會領域和國語文領域的相關文本,讓學生認識寶島山林中所蘊含的林木資源與生態,並進一步帶出寶島山林目前所遭遇的危機與困境。
4.能透過小組討論,針對寶島山林目前所面臨的破壞,包括動植物生態,尋找出相關資料,集思廣益的尋求解決的方法。
5.製作動植物解說牌,大方且有條理把自己解說牌內容分享給同學。
6.針對保護山林的議題,小組共同討論,聆聽他組同學的分享,並彼此交流歸納出具體可行的策略與方法。
7.能確實將愛護山林環境的情懷,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並以自己的力量影響周邊的親友,一起捍衛寶島山林與野生動物。

進行方式:

1.以翰林版社會第四冊第二單元〈家鄉的山與海〉為主軸,先帶領學生了解寶島山林的原始樣貌,包含神木群、植被與台灣特有種的動物,原住民取物有節與山林共存的智慧。
2.比較山林遭受過度開發後,對於植物與動物資源的破壞與傷害,明瞭山林的多元生態,與山林環境當前面臨的危機。
3.融入翰林版國語第八冊第一單元〈與自然共處〉第三課〈石虎兄妹〉一文,藉由作者以動物視角為主的冒險,讓學生更深刻體會到由於人類的入侵與開發,野生動物迫於離開原本生長的棲地,甚至是陷於危險環境之中,很多的台灣特有種生物正面臨滅絕的危機。
4.輔助網路上相關山林與生態保育影片,讓學生了解原始山林特有的景觀與生態,並製作動物解說牌,引導學生透過觀察、討論與分享,了解寶島山林當前面臨的困境,更進一步討論解救山林的方法。
5.將此教學活動所習得的知識與領悟,透過敘述、整理與歸納,完成一篇以動物視角為主軸的文章,並將習得的成果與同學分享。

成果描述:

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本,讓學生了解台灣原始山林的美麗與富饒,但因為人類的過度開發,使原本的美麗山林被破壞了。配合老師的提問,讓學生透過觀察、討論與發表,歸納出寶島山林當前面臨的危機,以及其對山林野生動物的影響為何?
2.藉由相關山林保育影片的欣賞,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針對影片內容參與討論,並能分析歸納山林環境正面臨的困境。
3.透過小組討論,並讓學生親自製作動物解說牌,讓學生藉由報告與分享,與同儕互動,集思廣益的歸納能為山林與山林野生動物做些什麼?
4.讓學生藉由一系列環境保育的課程,完成一篇以動物為視角,模擬野生動物生活狀況的作文。

實施心得:

「山林」對每個學生而言可以說是一個既遙遠又陌生的地方。大多數的學生對山林的印象大多僅限於到森林步道散散步,或是和家人到較低海拔的山林從事露營活動,對於更深入的原始山林了解不多,對於台灣特有種的山林動物了解也較粗淺。
   本教學活動一連串的設計,讓孩子可以透過學習與體驗,更了解自己生長的這塊寶島原始山林的樣貌,藉由認識山林的生態環境,明瞭台灣野生動物面臨的生存危機,反思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找出開發山林與保護環境的折衷方法,並進一步化為實際行動,期望觸動孩子愛護自然生態的情懷。

學習者心得:

1.我覺得人類真的不能再過度砍伐樹木了!不然黑熊和石虎就沒有家了。
2.學習了這個單元,我以後跟家人出去露營一定會更注意不打擾到野生動物,也不要去破壞野生動物的家。
3.我跟家人去森林遊樂區玩不會亂丟垃圾,要有「無痕山林」的觀念。
4.我會拒吃稀有的山產,這樣獵人就不會濫捕野生動物了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利用文本及影片的閱覽、再藉由老師有順序的引導,讓學生體會到現今動物面對的生存挑戰,進而產生同理心關懷動物。有了感動才能與環境連結,未來也更有機會對環境盡一份心力,老師辛苦了。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07-05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