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51
葉片數:3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3
3
2
3
2

愛水無懼:小小行動,大大改變

發表日期:2024-11-04
發表人:國昕

水污染
  • 環境議題:水污染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29 覺知人類發展〈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張國昕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2024/10/24-10/25
  • 參與人數:23

目標:

1.能透過查找資料,了解那些行為,會汙染水域環境。
2.能說明人類活動對水域環境的影響。
3.能說出如何愛護水域環境並落實於生活中。

進行方式:

一、引起動機
(一)複習舊經驗
1.乾淨的水域環境能讓水生生物健康的成長。
2.當水域環境遭到汙染或破壞,對水中生物有什麼影響?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 小小偵探挖真相
(一)教師提問:人類有哪些行為或做法造成破壞會汙染水域環境?
1.學生分成6組,小組共作,透過上網查找資料,完成小組B4海報(圖文並茂)。
2.「因為……所以……導致……」完成句型。
Ex因為排放熱廢水,所以附近海水溫度上升,導致附近海域的珊瑚白化死亡。
*補充資料: https://www.gvm.com.tw/article/34614
環境悲歌-用20張照片看人類對地球的侵害
活動二 小小記者報真相
(一)學生上台分享
1.各組根據自己的海報,上台和大家分享所查閱到的資料。
2.台下的同學根據報告者回應,我們可以做到哪些行動來保護水域環境和水生生物?

三、綜合活動
(一)總結
水域環境中有許多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我們要愛護周遭環境,讓每一個物種都能永續生存。

成果描述:

1.透過這次的課程活動,帶領學生理解了人類行為對水域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在汙染問題上,逐漸培養出愛護環境的意識,提升環保意識。
2.透過「因為……所以……導致……」的句型練習,學生學會更深入思考事物的因果關係,
增進批判性思維。
3.小組合作製作海報並進行資料查找,讓學生體驗分工協作的過程,提升溝通和協調能力。
4.在「小小記者報真相」活動中,上台報告增強了學生的口語表達和自信心及台下互動討論則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積極溝通。
5.通過課堂中討論可以採取的保護措施,學生意識到他們的行動對環境的影響,並更願意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行為,例如減少塑膠使用或愛護自然水源。

實施心得:

在實施課程活動時,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議題表現出高度興趣,尤其在查找資料和小組討論時顯得積極踴躍,具體案例的呈現讓他們更易理解水域汙染對生態的影響,提升了活動的參與度。透過「因為……所以……導致……」的句型練習,學生逐步掌握事件的因果關係,進一步增強了批判性思維和邏輯表達能力。
    小組合作製作海報的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也促進了他們在溝通和協調上的成長。在「小小記者報真相」環節,各組學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調查成果,初期雖然有些緊張,但在同學間的鼓勵下,逐漸展現出自信的表達能力,並能清楚闡述自己的觀點。而台下的同學也熱烈回應,提出具體的環保行動建議,整體氛圍積極熱絡。
    此外,這次的課程能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環保行動意識,討論中提出的如減少使用塑膠袋、參與淨灘等具體行動表明他們已不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對實踐環保行為有了更強的動力。未來若有機會再實施,考慮加入戶外實地觀察活動,讓學生更深刻體驗環境保護的意義與價值。

學習者心得:

1.學生對於環境悲歌的照片感到十分震撼,並認為環境保護人人有責,大家都需要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2.透過自己查找資料,學生能更有動機進行學習。

補充:

本次課程讓學生對水域環保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從資料查找、海報製作到上台報告,學生在批判思維、表達能力和合作技巧上都獲得了顯著提升。過程中他們不僅能辨識人類行為對水域的影響,也積極思考具體的環保行動。整體而言,學生反應良好,活動設計成功引發他們的參與興趣與環保意識,達到預期學習效果。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完整的教學課程,畢竟許多學生還處於吸收知識的階段,對這方面的環境知識稍有陌生, 藉由老師的宣導讓許多學生瞭解,未來就有機會改變他們的態度,甚至進一步影響行為。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11-04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