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42
葉片數:3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3
3
3
3
3

海洋塑食大餐

發表日期:2022-09-28
發表人:獨家授權

水污染
  • 環境議題:水污染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盧校長/江主任/郭老師/林老師/蔡老師
  • 動機: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1年4月15日~111年6月24日
  • 參與人數:12

目標:

一、了解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二、能運用海廢材料和其他媒材製作作品。
三、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概念。
四、海岸邊踏查撿拾海廢。

進行方式:

一、學生觀看海洋污染的影片後,分享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二、學生觀看藝術家們如何透過藝術創作表達保護海洋的想法。
三、共同討論及設計能表達愛護海洋的作品,並且搜集回收材料,認識無法被分解的廢棄種類。
四、賦予海廢全新生命,以合作方式創作在地東北角美食藝術作品。
五、作品在新北政府府成果發表會一樓大廳進行實體展出,介紹給大家欣賞。

成果描述:

一、學生傳達愛護海洋創作在地美食具有意義的作品,更深入觀察在地美食誘人的特色。
二、學生非常投入創作,引導團隊互動合作精神。
三、老師和學生們都對其作品給予正向的評價。
四、透過影片及實際踏查,學生能更深刻認識家鄉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影響,以及如何愛護地球,不亂丟垃圾。
【深澳海底撈火鍋】:廢棄電風扇殼
龍蝦:牛奶瓶,廢棄餌料盒,廢棄橡膠圈,漂流木。
魚:廢拖鞋,回收鋁罐。
青菜:回收保特瓶塑膠膜。
干貝:回收瓶蓋,廢棄浮標。
火鍋煙囪:廢棄塑膠。
冬粉:廢棄塑膠繩。
【鼻頭小卷米粉】:廢棄電風扇殼、廢棄塑膠繩、廢棄浙江浮標、回收鋁罐拉環和回收水果保護網。
【貢寮九孔】:回收瓶蓋、回收鋁罐、回收湯匙和回收保特瓶塑膠膜。
【瑞芳龍鳳腿】:廢棄塑膠籃、廢棄塑膠網、回收寶特瓶和回收竹筷。
瑞芳糯米腸:廢棄保麗龍浮標。
瑞芳蕃薯粿:回收高壓泡棉。
【九份綜合芋圓】:廢棄浮球、廢棄保麗龍、廢棄海綿和回收高壓泡棉。

實施心得:

一、海洋塑食大餐這個名字,是因何事發想出來的?
瑞芳是著名山、海觀光景區,有盛名遠播的海鮮料理和在地小吃,如:瑞芳龍鳳腿、瑞芳蕃薯粿、瑞芳糯米腸、九份芋圓…,是美食天地,聲名遠播。因位處台灣東北角,是台灣海峽和太平洋交接處,也造就了現今多樣的海鮮美食,老饕常駐於此。
有見於人們隨手丟棄的塑膠垃圾,造成海洋廢棄物越來越多,生活在海裡的生物把微粒塑膠當成他們的食物,我們再吃下各式各樣的海鮮。過不久,人類吃下肚的,將會是自己丟出去的垃圾。因此,在校本課程上,設計了「海洋塑食大餐」,讓孩子在享受美食時,關心周遭,看見海洋垃圾。

二、這些拼盤代表什麼意義?
利用海廢來做成五道美食,希望大家看到是自己愛吃的美食時,能夠提醒自己,少亂丟垃圾,多做環保,不要讓好吃的海底撈,以後變成真的海底撈。

三、它們各是如何製作的?
在課程的設計上,藉由影片讓孩子感受身處於東北角是個有豐富資源的好地方,旁邊就是個遠望無邊際的大海洋世界。再帶孩子到海岸邊踏查,會發現岸邊或漁港附近是隨處可見的海廢、垃圾…。接著至海邊撿拾海廢,由拾到的海廢,想想看如何創作出什麼美食,讓孩子了解這些人們製造的不要、不起眼的東西,是可以再生再利用的。

學習者心得:

學生A:原來海上漂流著很多,意想不到的垃圾都有,看到很多不知名的東西。
學生B:顏色好難,一直改又改,大家一起想著這個像什麼,最後成品令人開心。
學生C:海廢再生利用也可以變成很美的作品,了解自己家鄉的環境之外,撿垃圾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活動。
學生D:謝謝老師教我們廢物利用。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能運用海廢材料和其他媒材製作作品,是很棒的課程!期待進一步看到孩子的減塑愛海洋行動!爾後提報若無教案,請勿勾選"教案活動單元"。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2-10-20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