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海綠遊蹤~淡水河走讀教事
- 環境議題:河川湖泊濕地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策劃:張韋欣(衛生組長)/執行:陳靜霖(二甲導師)等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7年06月26日
- 參與人數:35
目標:
1.透過實際走讀,深入了解桶後溪(南勢溪)、北勢溪、新店溪、大漢溪、淡水河的上下游關聯,並體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2.探訪大稻埕的古蹟建築與文化,了解大稻埕早期商業發展與文化古蹟。
進行方式:
當日於學校門口集合,沿著桶後溪走到烏來立體停車場,沿途經過龜山,介紹南勢溪與北勢溪交匯處。於忠孝碼頭上船進行一個小時的導覽行程。因前日午後大雨,水位相對偏高,我們很幸運可以從忠孝碼頭沿著河流往上經過忠孝橋、中興橋、華江橋、萬板大橋、華翠橋、光復橋直到華中橋才折返。抵達大稻埕後由校內老師帶領學生探訪地方特色美食,並介紹大稻埕的歷史文化背景、建築特色與古蹟之美。
成果描述:
導覽員除了詳細解說每座橋的歷史之外,更介紹沿途的生態環境、動植物的種類名稱等,結合史地、文化、環境自然生態的互動教學,相信除了讓學生有所學習之外,更能開啟學生往後在各學科學習上的興趣與動機。了解在地河流的地理位置與關係,提升學生環境保護意識。藉由大稻埕商圈的文創產業,帶領學生討論原民文化在烏來保存的現況與未來發展。
實施心得:
學習者心得: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