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教育---食魚教育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1 覺知人類過度的物質需求會對未來世代造成衝擊
- 策劃/執行人:許鈴慧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2.23
- 參與人數:80
目標:
1.結合地方特有漁產季節,推廣食魚文化
2.培養學生對食魚的興趣及正確食魚觀念
3.認識環境、建立消費在地魚產品的觀念
4.盡量挑選在地的魚產品,減少碳排放量及資源的浪費
5.促進永續利海洋資源
進行方式:
1.回想營養午餐的蒲燒鯛
2.揭示中央廚房的午餐菜單,找出水產食物。
3.挑選《海鮮選擇指南》中,與學生生活經驗中出現頻率較高的物種。
4.藉由介紹養殖魚類,挑選、食用在地的物種,以降低碳排放及保護海洋永續資源。
成果描述:
學區地處傳統農村型態,能獲得養殖漁業的管道較為缺乏。經由這次的海鮮介紹,讓學生對於出現在餐桌或是辦桌上的海鮮,有了初步的認識。
實施心得:
1.學生對於海鮮的種類,最直接的反應是呈現餐點上。
2.因鄰近學甲,先介紹虱目魚的小故事,讓學生可以嘗試多刺的魚種。
3.各式各類的海鮮,其特有口感和營養,鼓勵學童多食用。
4.上學期的午餐有三次石斑魚料理,有些學童是第一次嘗試,印象是可口美味的。
5.鼓勵學生海鮮吃得對,對於海洋保護是有幫助的。
學習者心得:
1.虱目魚名稱,是這樣來的,真是有趣。
2.我喜歡蒲燒鯛那甜甜的味道。
3.那天午餐出現石斑魚,一開始我不敢吃,只拿了一小塊,一吃,那肉質嫩嫩的,好好吃唷!所以我又去盛了一次,石斑魚的膠原蛋白這麼多,下次我會多吃一點。
4.好好的吃海鮮,不浪費,這樣就可以幫助海洋生態。
5.我會和爸比一起去釣魚,小魚會放掉,讓牠長大。
6.選擇吃什麼魚種,才對海洋有幫助,其實就是要怎樣保護大海,讓海鮮能夠長久
的擁有。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