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303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1
2
2
1

新手斧男孩-當閱讀遇上童軍

發表日期:2020-11-11
發表人:吳怡慧

防災教育
  • 環境議題:防災教育
  • 執行方法:閱讀或講故事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J30 了解人與周遭動物的互動關係,認識動物需求,並關切動物福利
  • 策劃/執行人:吳怡慧 朱宜芳
  • 動機: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8學年度
  • 參與人數:60

目標:

透過手斧男孩故事的閱讀理解策略,讓學生了解荒島上人與周遭動物的互動關係,以其人與自然的共生共存。

進行方式:

一、共讀手斧男孩
二、利用閱讀理解策略進行手斧男孩故事的再詮釋(結合quizizz)
三、討論手斧男孩中的生火情節,探究火對人類的重要性
四、實際操作生火方式
五、探究人與自然應該如何共生共存

成果描述:

一、學生能以閱讀理解策略閱讀荒野求生故事
二、從故事中的生火情節找出生火成功的關鍵要素
三、學生能夠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故事中的動物動主角的"傷害"是一種食物鏈的關係還是惡行?而人類對於大自然的種種作為是食物鏈的關係還是一種惡行?

實施心得:

手斧男孩已經是一本國小學童人盡皆知的故事....我以為。想不到本校竟然還有許多學生,八年級仍未看過。擔任閱讀推動教師於是決定跟好學妹童軍老師進行閱讀與童軍的跨域合作。想不到在第一階段的共讀,就出乎意料之外。這群浮躁的八年級學生竟然能夠好好閱讀。透過閱讀理解策略,找主旨、做摘要,畫心智圖,讓學生重新認識這個荒野求生的故事,也重新人類初遇火的感動。更從故事中主角與各種動物相遇的關係,帶領學生觀看人與自然的關係,老師其實自己也重新學習了。

學習者心得:

手斧男孩印象中國小有聽同學講過,但從來沒有真正看完過。這次因為班級書箱借了手斧男孩,還花了幾個早上的晨讀來讀這本故事,發現比想像中有趣,而且我竟然看完這本書。老師說這裡面有很多情節是作者真正的故事,實在難以想像。

我覺得荒野求生技能很重要,因為我們真的可能會變成氣候難民。

以前我認為這些動物在傷害布萊恩,後來我覺得其實這些動物也是為了要保護自己。相較之下,人類對動物的作為更加過分吧!

補充:

初任閱推教師,以手斧男孩作為閱讀融入的起手式,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我個人也因為這次的合作經驗,把全套的手斧男孩都看完了,回家也跟小一與大班的兒子分享,他們都聽得津津有味。後來兒子小二了,就開始自己會把書拿起來閱讀了。在教學現場的收穫反饋到家庭教育中,"教比學更有福"!

這次比較另類的是,我們給學生機會重新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有些國小就看過書的學生,一開始會覺得偷吃蛋的臭鼬、攻擊布萊恩的麋鹿很過分,後來經過討論,他們開始覺得這就是食物鏈的自然法則,反而是人類對於動物的種種作為,遠遠超過食物鏈的關係。我們有順便帶到原住民族與自然的關係,結合公民新課綱的內容,去看原住民只取所需,不過度捕殺的與自然相處之道。

總之,課程還可以深化,這本書真的不局限於國小,國中生也可以重新讀,特別是結合童軍教育的實作課程,就更加生動了。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帶領學生深度閱讀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文本,經由閱讀理解策略的引導,讓學生再思考人與自然應如何共存共榮的依附關係,讓學生更正視生活環境的多元性,深化環境保護意識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0-11-12
  • 吳怡慧
    感謝委員鼓勵
    感謝委員給予指導鼓勵!!^_^
    發表人:吳怡慧
    發表時間:2020-11-1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