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39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2
2
2
2

攀樹自然體驗課程

發表日期:2021-01-28
發表人:ya

生物多樣性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J31 認識大自然的淨化能力及環境承載。理解人類良好生活環境的權利,維護環境權。
  • 策劃/執行人:顏端佑、陳雅利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2020/7/6
  • 參與人數:50

目標:

1.了解生物多樣性及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性。
2.跨越課室內的教學限制,拓展學生視野,創造正向學習經驗,培養學生主動學習。
3.對校園特定環境(樹木與自然生態)有不同認識與理解。

進行方式:

1.講師先進行攀樹前的課程介紹及說明。包含繩結說明(單結、安全結、雙套結等)、
  著裝器材介紹、認識牽引繩、說明並示範攀爬及垂降技巧;
2.由助理教練協助學生實際著裝;
3.進行著裝後的攀樹體驗。
4.同步在攀樹場地旁架設扁帶讓學生進行走繩體驗;
5.攀樹後的成員經驗分享與回饋。

成果描述:

(一)量化
1.約莫有50人次參與攀樹課程;約40位學生在攀樹課程現場參與課程。此外校長及學
  校教師同仁也在課程中一併進行攀樹課程體驗。
2.課前,有約四成學生表達對此課程無參加意願或不希望辦理該課程。然辦理之後,
  僅有個位數學生最後選擇不進行攀樹體驗。而100%的同學回饋都是很高興辦理且參
  與了這個課程。(詳見附檔)
(二)質性
1.課程進行前以google表單調查參與意願及了解學生先備知識及對課程可能預見的
  困難。
2.課程進行後以札記撰寫來了解學生所學、當下個人感受及對未來課程的建議。
  (部分內容詳如附件),以此記錄學生對課程的感想。

實施心得:

因攀樹課程安排在段考當週,原本擔心辦理攀樹課程會影響學生段考複習,甚至影響學業表現。課前攀樹意願調查也有過半學生不願意參與課程。但事實證明,不僅學生成績未因此而有結果上的明確差異。
    而強調觀察、自發性挑戰,實際操作及垂降練習…,從活動結束之後,學生在札記上書寫出自己體驗後的個人收獲,及心境的改變與成長,從覺得害怕、發抖、想逃離,直到能跨出欄杆、跨出自己心中的舒適圈,發現原來很多事情看起來恐怖但是其實克服後原來沒那麼難,因此有更多的勇氣面對學習上的挑戰。有助於其後設覺察及提昇學生自我效能感。

學習者心得:

詳見附檔。

補充:

因課程調整不易,以致於攀樹體驗課程安排在段考複習週的週一,必須面對學生的顧慮及家長的擔憂,尤其學生的課前調查過半是選擇延期或取消辦理的。但幾經思考,面對這麼難得的課程,仍舊決定辦理,箇中煎熬與承擔無法想像。
很高興最後透過學生的回饋及體驗課程中的觀察發現,最為難得的是學生的學習經驗及自我效能感的自我成就達成,這遠比將時間留在課室內的複習,更有意義。而這樣的成就將有助於個體對自我能力的相信,及願意主動學習的態度養成。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此課程活潑生動,運用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理念,自發、互動、共好。
    從規劃到實施,充分發揮手、腳並用。佩服學生們的認真態度,亦可教導學生認識樹種,那些是適合攀爬那些不適合,融入體驗攀樹課程,了解樹木的生長週期與樹木養成的不易更加重視環境教育內涵。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1-01-28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