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88
葉片數:3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4
3
3
3
3

三峽老街、藍染

發表日期:2019-11-15
發表人:David

認識社區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29 覺知人類發展〈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王思安、黃麗芬、李嘉蕙
  • 動機: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19/11/7
  • 參與人數:63

目標:

1.透過藍染體驗活動,學習早期染布的方法。
2.認識早期染布對環境的影響與現代的差異。
3.參觀三峽老街,認識早期的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4.了解古今經濟活動對環境影響的關聯性。

進行方式:

1.經由老師解說,認識早期染布的材料取之於自然,雖然效率差,但對於環境的友善,是現代的化學染製技術無法相比的。
2.透過實際的藍染體驗活動,體驗先民染布的辛苦,進而培養愛物惜物的情懷。
3.參觀三峽老街、祖師廟,認識早期先民的街區經濟活動,及其對當地環境的影響。
4.比較古今經濟活動的差異,覺知人類經濟活動的熱絡及對環境負面影響的相關性。

成果描述:

孩子們透過藍染的體驗,了解早期染布技術對環境的友善,體驗先民染布的辛苦,培養愛物惜物的情懷。在參觀老街的過程中,感受到先民的經濟活動改造了當時的市區環境,並與現今相較,可以覺知到人類的經濟活動愈熱絡,對於環境的負面影響可能性就愈大,兩者的平衡關係是現今人類不可不重視的課題。

實施心得:

三年級的孩子對於DIY十分的有興趣,實際的操作和體驗對引起孩子的學習動機很有效果,孩子在染布的過程當中態度專注,並且發揮創意,染製出一條條充滿自然美感的藍染作品,除了很有成就感之外,也感受早期先民染布的辛苦,並且培養愛物惜物的情懷。參觀三峽老街街屋,孩子們認識了早期先民的經濟活動及對生活的影響,相較於現代,孩子們會發現,經濟活動愈熱絡,當然會讓生活條件有正面的進步影響,但產生的負面影響可能性,也可能對人類的生活造成不好的結果。

學習者心得:

染布十分的有趣,雖然步驟很多,但染出來的作品讓人很有成就感,原來早期的先民那麼的辛苦,現代的人買衣服很方便,對於衣服反而沒那麼愛惜,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反省,才不會因為浪費資源造成環境的汙染。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教師用心帶領學生參觀在地的三峽老街,且親手操作體驗特色藍染活動,認識先民利用自然素材染布是對環境友善的,也從走讀老街,體認先民的經濟活動及其對當地環境的影響,覺知古人篳路藍褸辛苦染布經商謀生因而建立愛物惜物的美德,古代經濟活動不如現今熱絡,對環境衝擊與破壞較小;在教師引導與解說下,相信學生可以反省應如何珍愛環境,不要浪費資源以免破壞環境。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戶外教學活動。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9-12-07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